少即是多
■郭奕华(上海艺术研究所)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上的德国馆,由当时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设计。密斯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4位大师。
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薄薄的一片屋顶盖于其上。墙面是大理石和玻璃构成,同样也十分简洁,它们纵横交错,似连似分。室内和室外也并非完全隔离,相互连接贯通。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地等细节处考虑十分恰当,使整座建筑既简洁大方,又不失细节处的精致。整座建筑没有多余的附加之物,更无修饰物。如此简单的造型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称为建筑,但这股由包豪斯引起的新风尚开始席卷全球。德国馆的设计师密斯正是包豪斯的主将之一,其德国馆的设计风格正体现了包豪斯所追求的趣味。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是密斯的名言,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建筑设计中可以体会他的建筑思想。“少即是多”透露的是德国人的严谨和理性,密斯用最简洁的结构表现出了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从这4个字可见密斯最关注的是建筑的结构,在最基础的结构之上,舍去繁缛的装饰,剩下的是通透的空间,轻灵的建筑形态。由此建筑不再受四面墙体的束缚,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不再隔断,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但“少”并不等于粗糙,建筑结构上对简洁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细节的忽视。密斯曾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5个字“魔鬼在细节”(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由此可见他对细节处的认真和严谨。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有相通之处,同中国所崇尚的留白、简洁有很多相似点,当然中国人追求的是闲适之意,而密斯的“少即是多”表达的是他的严谨态度,但这不妨碍中国人对此的欣赏和偏爱。
从密斯的成长经历看,他并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对于建筑的认识源于父亲的雕塑作坊和周围的古建筑。他曾在建筑事务所里做学徒、绘图员,在实践经验中创造出了他的建筑世界。密斯于建筑设计之初,崇尚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为德国的上流阶层设计传统德国建筑和室内设计。但一战结束后,他放弃了传统的建筑样式,开始追随采用柯布西耶与格罗皮乌斯大力推动的新现代结构建筑,注重建筑的实用功能,摒弃传统建筑上的修饰花纹,运用钢、混凝土、玻璃等新材料塑造起现代建筑的新形象。
1929年为巴塞罗那世博会设计的德国馆是密斯建筑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他的名声由此走向世界,随后诸多建筑作品成为经典被载入史册。1950年,他受邀为范斯沃斯设计住宅。这座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范斯沃斯住宅,在建筑史上的名气可不小。密斯实施了他一贯的“少即是多”的原则,以最简洁的建筑结构,首次使用玻璃为幕墙,室内明亮艳丽,简直是一座小型水晶宫。尽管这座住宅的主人因隔热问题不满意他的设计,甚至将其告上法庭,但这座住宅依然在建筑史上成为重要的一页。由于这场官司,密斯一度被冷落,但他并未放弃他的建筑设计理念,精心改善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终于在1952年设计建造了一幢38层的玻璃幕墙建筑——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他完成大面积玻璃幕墙的设计梦想。这座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高层大厦,高158米,外型简单,为规整的正六面体。外墙75%为琥珀色隔热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在曼哈顿的高楼林立中显得优雅华贵、气质不凡。密斯的封笔之作为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走近它,似乎又可以找到1929年德国馆的影子,8根大柱子挑起巨大的黑色屋顶,没有多余的装饰物,单纯的造型为他一生的建筑事业画上完美的句号。
1929年巴塞罗那世博会中的德国馆为密斯的建筑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他成功走向世界演绎了完美的序曲。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密斯用一生的作品为全新的现代建筑篇章增添了美妙的旋律,对20世纪的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少即是多”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