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6版:画家

文章导航

克伟泼墨土山赏读

■陈章汉

  “五岳归来不看山”,与“曾经沧海难为水”,其实是一个理。人的审美是会疲劳的,往往撷其要而不及其余。有人偏偏匀一只眼留一个神,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东西。画家张克伟,恰是那种“偏偏”的主儿。他竟然角牴冷门,剑走偏锋,把人们视若无睹的 “土山”,当作一段时间来的主要审美对象,搓揉拿捏得风生水起,八味全出。

  克伟兄抱定写生的苦差,常年穿行于名山大川之间,产生过诸多可圈可点的山水画作。但让他大抱不平并引为自责的,是平时对土山的无视。有一回途经福安,见窗外晨光熹微,土山逶迤,阴影泼墨浑然,山脊董源墨线既起,心中一激灵,顿生追踪探索、恶补一课的冲动。

  不平则鸣:发而为声,成音乐;凝心出彩,即文章。绘画的“文章”,无非勾、皴、染、点和泼墨之类。克伟兄在对土山的观察、理解并多番援笔尝试的实践中,捉摸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感觉和笔墨语言。

  从刚送来的《荣宝斋》、《国画家》、《中国书画》等几本顶级艺术核心期刊中,我得以较集中地赏读到了克伟兄的另一路笔底奇观。独具个性的笔触,见骨力浓淡相宜的墨块,巧妙地布施于尺幅,形成风从雨霁之后,土山信息语码的重新表达,也透露出审美主体诗性思维领地的复苏。云根的皴法,土表的点染,对物象质感的表现,别开生面,达到了泼出浑厚、皴出肌理、点出苍茫、染出气象的追求效果。

  克伟兄是个涵泳于山水、沉潜于艺术的独行侠。他知道“爆炒海蛰皮”好吃,但容易化水,“佛跳墙”是用“文火”炖出来的,故而醇香温补,不涩不腻,成其闽菜大老。克伟兄这些年所引的,正是一把“文火”。他用泼墨土山的泼、积、皴、点,加苦旅的晨、昏、晦、明,耐心地烧出张记“罈烧八味”来,与同道们共享别一番“味中味”。如是者,不亦乐乎!

  2010年5月12日于闽都九赋轩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画家 00036 克伟泼墨土山赏读 2010-12-25 nw.D1000FFN_20101225_16-00036 2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