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妙手写诗魂
——读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陈小甫和他的作品
![]() |
陈小甫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陈小甫 金谷飘香 |
![]() |
陈小甫 历久弥新(原名:勿忘国耻) |
一亿五千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就了一种极为罕见的五彩奇石;他用刻刀在石头上绣花,倾心血和汗水,以智慧和艺心,用38年时间传承了3000年历史,刻雕了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石头的灵魂,也抒写了自己秀山灵石的人生——他就是青田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陈小甫。
每一块石头都有灵性,都饱含着沧桑传奇。因此面对一块石头,陈小甫可以琢磨5年以上打“腹稿”,一旦胸有成竹,他才下手。与岁月的磨砺、和石头的亲近,越是后来,陈小甫对石头的感情越深,在他的感觉里,自己就是一块石头。
石头是有灵性的,但是石头的灵性并不是碰上每个人都会出现的,必须你跟它有缘,你也有灵性。石头是有生命的,石头的生命也是你给予它的,你应该把自己的生命灌入它的生命里,它才有生命。体会这样独到的人,不是匠人,而是诗人了,不是实业家,而是哲学家了,外朴内慧的陈小甫便有着这分深刻、这种睿智。
每日里,与青田石为伴,陈小甫积累出了这样的心得,人生就像青田石,只要是块宝,就不会被埋没。陈小甫说,即使和青田石打了几十年交道,但他和青田石倒越来越像初恋的情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陈小甫说,因为每雕刻一次作品,甚至每下一次刻刀,都意味着会有新的发现,都会积累出新的感悟,当然了,也都意味着新的挑战。
“臭匠角”,这是陈小甫为自己的作坊起的名字。角落里的臭匠,如此谦恭,表现在创作上却是超乎寻常的激情。看石头,琢磨石头,没几十年的功底,是不敢说自己是十拿九稳的。只要有空,陈小甫就会跑到石料市场,一来可以强化一下自己的眼力,二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淘到一块好石头。
不同于其他美石的是,青田石常常表里不一,表面上看是青绿色的,但一刀下去,就有可能变成红的、黑的或者黄的了。依循石料的色彩巧做布局,反映着雕刻者的艺术功底。陈小甫的《桃园三结义》就是这样,石头部分的红白黑三种色块被陈小甫巧妙地雕成了三张脸,红脸的是关公,白脸的是刘备,黑脸的当然是张飞了,红白黑相得益彰,脍炙人口的桃园结义故事被诠释得趣味盎然。
重峦叠嶂,古雅台阁,有件作品被称为《陶渊明》,石雕中的陶渊明悠闲似仙。陈小甫说,如果没有身处世外的心态,是雕不好青田石的。硕果低垂,秋风秋韵,悠然自得,小花抬头,稻菽俯首,人似对话,却是无语,这就是小甫呈现给我们的一种石头的境界。
诗有绝唱,棋有绝招,艺有绝技。《中华诗魂》又是一件刻画中国历代10位诗坛代表人物诗歌意境的大型石雕作品,它浓缩了中国数千年诗歌的发展历史。对这件气势恢弘、博大精深、细致入微、构思独特的作品,业内的前辈大师无不啧啧夸说。这一作品是陈小甫历经三载春秋构思雕刻而成,内中浸淫着无数心血和汗水。作为中国画,画山水,绘花鸟,写人物似乎来得容易,而要将这些东西全部表现在雕刻上却非易事。而陈小甫硬是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著、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将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自然、和谐、超然的境地,以其独特、大气、多韵的创意,造就出一座弘扬中华人杰的“诗山”,以夺目的光彩和艺术的魅力,让万千观者感慨人间巧手夺天工之妙。
当陈小甫将青田石视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以后,每次拿起刻刀,却如同医生在给自己做手术,反倒踌躇了。对一块块高价美石该怎么下刀,陈小甫百思不得其解。听着大戏,心却在别处,猛然间陈小甫离开了戏园。半个月,镇上没人见到过陈小甫,而他此时正坐在雕案前,于是,一年之后诞生了一件精品《火烧圆明园》。
半斤茶叶千滴汗,一杯蜜糖万朵花。陈小甫以比别人多出几倍的汗水,铺就了成功之路。在陈小甫的手下,精品佳作屡屡而出,各种桂冠纷纷而来,无论是《中华诗圣》、《寒岁三友》、《丰收》、《赤壁怀古》、《冰谷寒香》、《泰山》,还是《咏梅》、《田野风情》、《道同和谐》、《陶渊明》、《勿忘国耻》、《梅开五福》、《秋林闲情》等;还是他创作的《四大美女》被青田石雕博物馆收藏;作品《冰谷寒香》、《黄河》二件作品被国家珍宝馆收藏,这8年来他的作品在全国和省级以上政府举办的展览会上获得金奖19个,银奖8个。
成名之后,小甫总是谦逊有加,常常悉心培养新人,常赴丽水、临安等地授课,无保留地传授雕刻绝技。当问起他对哪件作品最满意,陈小甫在近日作客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时说:下一件。该怎么雕琢才能让石头尽善尽美呢,陈小甫也讲:说不出来。但我们则对这位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臭匠”充满了殷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