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3版:展事

文章导航

前言

  民国时期,广东画坛是“传统派”和“折衷派”争胜的局面,后来,变为“岭南派”独盛的天下,诸多有影响的传统画家被遗忘和忽略。新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派”有他们的价值在,知道了广东还有“国画研究会”和粤东传统,也开始熟悉了温幼菊、赵浩公、潘致中、邓芬、卢子枢、黄般若、佃介眉、王兰若、刘昌潮这些名字。既而,广东年轻画家开始超越地域与派别,重新认知中国画传统,在艺术上开拓出新境界。李照东即突出之一例。

  李照东学画,走的是“师徒加自学”的路子:一边学书,一边习画;既临摹,也写生。他没有受教于学院,也不受学院教育既定套路的束缚,他的作品更亲近传统。

  在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李照东淡泊自守,专心于艺事。他信而好古,经常南游北飞,寻访古代名作,驻足于博物馆、美术馆,朝夕品读而不知倦。他拙于交际,远避喧闹,见陌生人恂恂如不能言。他喜读古文、颂古诗,抄佛经,时或枯然独处,以物外之游为乐,故友人有“真似古人”之叹。

  李照东长于山水,亦擅花鸟。其山水,接近于王蒙、黄宾虹繁密一路画风,近距离取景,取高远之势,山势巍峨,草木茂盛,烟岚浮翠,村落掩映。画法多渴笔密集勾点,再以墨色积染;用笔生辣,有粗服乱头之趣,墨色浑茫,似内含荒莽郁勃的生机。如果说不足,是有时繁密有余而单纯不足。其花鸟介于大写、小写之间,可以见出八大及近代金石派的影响,笔势飞动而能沉厚,有时不修边幅,纵意为之,似有一股狂放不羁之气游移其中。

  照东正年富力强,创造力旺盛,如斯坚持,定可脱凡骨、见如来。

  郎绍君于北顾楼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展事 00063 前言 2010-12-25 nw.D1000FFN_20101225_4-00063 2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