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水墨——山东当代代表性画家作品展” 序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位于其版图最东端、南北中段的山东,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向东即是茫茫无际的大海,从青藏高原蜿蜒而下的九曲黄河从这里汇入海洋,而中西部则是高山丘岭或黄土平原任这条弯弯的黄河从身上流过。繁衍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形成了以西部鲁地农耕文明的内敛朴厚、东部齐地的开放进取为特点的两种价值取向,他们既不同而又互补着形成了山东人的性格。自汉代以后,齐与鲁的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于是,仁、和、礼、信,忠义千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心、推动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这里在先秦时代即诞生了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等彪炳千秋的文化巨人,他们不仅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中国水墨画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形象表征,蕴含着丰厚万千的文化气息。这块沃土滋润着水墨的花枝,催生了王羲之、颜真卿、张择端、梁楷、李唐、郑板桥、高凤翰等先贤,垂露于俞建华、李苦禅、崔子范、刘大为、王明明、郭味蕖、郭怡孮等后昆。如今,欣逢盛世、文斗展斛,星河灿烂。齐鲁水墨承先贤之文脉,接时代之文采与全国艺坛共同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当代画卷。
今天的时代是传媒时代、信息时代。值当代美术传媒之巨擘《美术报》举办第三届艺术节于十三朝古都西安亮相之际,山东老中青及新锐丹青妙手应邀与全国水墨行家同峰会,齐鲁文化与西安风韵共交融,共同营造出一片神奇的墨韵天地,合鸣着时代大美旋律的交响。
这里展出的是代表山东当代中国画探索面貌的四个年龄段画家的200余件作品。无论是人物画所传达的古今风情、时代风采,花鸟画所展示的自然灵性、人文情怀,山水画所表现的天人合一、大千世界,他们都以不同阅历和对艺术的不同理解,共同奏响了他们内心的艺术和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折射着这个变革的时代。
山东、孔子、泰山、黄河,这些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深深地嵌在了这片沃土上长大的汉子、女人的心中,也流淌在他们的笔下,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出了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大美,从这片沃土中放飞,相信它承载着齐鲁文化的内涵会飞向更远的彼岸,因为人类对美的形态和本质有着共同的理解和认知。
孔维克草于西安大雁塔下
2010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