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视点

恐惧背后的疯狂与疯狂背后的恐惧

  近年间,随着拍卖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因为拍卖行业内部存在的“潜规则”,不少人将眼光都集中在拍卖行业,以至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狼烟四起,大批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投机的成分也越来越重,而真正的藏家却越来越少,不少早年入市的老藏家在利益的刺激下,近几年的发展思路也在发生着变化,“老人们”都在喊求稳,“新人们”却在喊破亿,如今没有看到“新人”变“老人”,却看到了不少“老人”变“新人”。

  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副会长陶晓明认为,艺术品经营方面,不宜走得太快。北京的拍卖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北京的疯狂必然影响到全国,但是艺术品拍卖毕竟不是超市,更不是批发市场。现在是到了“书画大跃进”的年代,本来艺术品拍卖是享受艺术的雅事,现在变成了全民奋战的事。“这一次,朵云轩等拍卖公司都是派发面包,买家咬着面包喝着矿泉水,‘挑灯夜战’。这次西泠印社也是延续到了晚上。” 陶晓明认为书画市场投资者应当警戒:“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你可以疯狂,在别人疯狂的时候你需要恐惧。”他回忆,在2009年受金融海啸影响比较大的时候,杭州曾举办过一场浙江大家的名家名作展览,“但当时大家对艺术市场都不看好,很多人都不敢买展览上的作品,而恰恰在这个展览里面的作品,现在基本上都创造了奇迹。那时候几百万元的潘天寿作品,辗转一年半就达到了1200万元。”

  从买家的角度来看,不少南北拍卖部门的负责人都认为南方买家比较冷静、理智。南方资深的藏家对作品的把握和选择很慎重,一般不太会跟风。他们有着自己的品牌标准和选择方向。而南方的拍卖公司也会根据南方藏家的需求专设场次。朵云拍卖的业务副总经理刘金旺认为,今年的西泠春拍中,海派的领军人物任伯年的作品能拍出过亿元价格并不偶然。西泠拍卖中一张吴昌硕作品拍到600多万元,朵云拍卖中的一张吴昌硕作品也拍到了700多万元,而且这张从日本回流的吴昌硕作品从四五十万元起拍,拍到700多万元,也验证了整个市场对精品的需求。


美术报 视点 00004 恐惧背后的疯狂与疯狂背后的恐惧 2011-07-30 2087217 2 2011年07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