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评论

多盼“学术”展

■徐惠林

  如今走进任何一个稍发达的中等城市,书画展出也频频,主办者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民间中有“同好”雅集式的,也有画院、画廊等经纪人操持的。展览的增多,是好事,大而言之,它们展示了文化建设的一些“成果”,为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地域文化,做出当代的细节注解;小而言之,它们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使得书画爱好者、收藏投资者增添了与创作者切磋交流的机会,在观赏、品评中“长见识”。而且,展览的增多,也是一个地方文化市场近年来活跃的某种反映。然而,在很多城市,一场场大大小小的展览看下来,有一个煞风景的感受:“应时应景”、“拉郎配”凑和的太多,较纯粹的“学术性”展览太少。

  官方主办各种主题明确的大型展览,强调的是“社会效益”,乃是中国书画几千年来“成教化、助人伦”传统的一种延续,大家似无可置喙,而“民办”的一些展览,无论是出于“求名”还是“求利”抑或兼而求之,其对学术探索的忽视,应该引起重视。

  当年诗歌风靡全国,有人说街上随便落下一片树叶就能砸到一名诗人,如今有人将“诗人”的位置替换给了“书画家”。就以笔者所在的湖州市而言,虽然作为三线城市,其当前艺术研究、学术研讨的氛围无法与北京、杭州相比,但因其“文化之邦”的特殊性,传统书画在湖州有很深的根基,因而受其浸淫,市民的品评鉴赏力、兴趣度,还是远高于其“三线”城市的行政地位。在陶乐自足、弊病已显现的当下,无论是出于增强内涵,提升品位,还是为了在文化传统中寻根溯源,依归地域特色塑造流派面貌,开展学术性展览已成迫切需要。

  毋庸讳言,当前国内艺术品商业属性的异常勃发,“拉动”了书画的“生产”,书画家队伍由此日夜扩编,催生了艺术的大面积“繁荣”。但一名艺术家或一个艺术群体,在取得“播扬”的热闹后,能倚靠什么真正在历史和人心中扎根?学术含金量无疑是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必须指出,现在一些书画家,可能没有把更多的心思精力放在提高艺术水准、学术品阶上,而是忙于登场,热衷于不同名义下的亮相,且很短的时间里举办一次或多次展览,而展出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新的探索。而想想,著名油画家靳尚谊、詹建俊们,一生才办一两次个展。如此,自以为在做人气的加法,实则是在“自损”,做了减法。这固然与画廊等发育还远未成熟、“各司其职”缺位有关,但与艺术家本人的偏颇认识、浮躁、“眼浅”不无关联。现在民间主办一场展览,耗时耗力耗财,而往往参观者并不多,有份量的品评更有限,此即是“负面效应”抬头的一个表征。

  办高水准的学术性展览,需要专业策展人、专业画廊及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相关的媒体报道、学术评论等要及时跟上。在这一点上,诸多相关文化艺术组织可以引领,一些民间的艺术机构也可尝试。“学术”上去了,辐射面广了,影响力大了,于地方文化建设、艺术家的创作、市民的欣赏水准、收藏者的“保值”、“升值”等,均有补益,借用张晓刚一幅画的名称冠曰:“大团结”!


美术报 评论 00007 多盼“学术”展 2011-08-27 2042448 2 2011年08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