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美育

文章导航

  ——【谈艺录】——

  “写意应从严谨来”

  “一下子跟现在的浮躁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一种久违了的沉静之感。”张伟民拿到书还不到一个礼拜,虽来不及细细读阅,可里面的每一幅作品,小到一些铅笔写生的创作底稿,都可以讲出一箩筐的故事。

  陆抑非擅中国花鸟画,兼擅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技法如工笔、没骨、兼工带写、写意泼墨,无所不精。涉及题材有花鸟草虫、翎毛走兽、湖山苔草、松柏桐柳,十分广泛。从2000年开始,陆抑非的儿子陆公让,便开始陆续整理父亲生前留下的文稿与学术资料,终而汇成了《陆抑非临摹写生集》。

  这本书集合了“拷贝纸临摹稿”、“临摹各家画稿”、“毛笔写生稿”、“铅笔写生稿”四部分。张伟民翻到一张钢笔牡丹速写,这是上世纪80年代陆抑非在杭州花港公园内,为友人在大前门香烟壳子背面画的示范。陆抑非说,美术脱离不了造型,造型从写生中得来。他的写生从壮年开始直到80年代至90年代,从未停歇。张伟民说,晚年先生在家养病,常有学生带些百合、葡萄来看他,他不是先吃,而是先画,让大家一同去体会生活。

  “写生不仅是写生活状态,更是生命状态的体现,写生命之意向,以笔墨的形式转化为社会文化现象。这就是中国画写生与众不同的地方。”

  据陆公让回忆,抗战期间,他的大舅父孙伯渊逃难来沪,与陆公让合住在上海法租界。孙伯渊是中国著名的书画鉴藏家和收藏家,因此,大量的名人书画进出频繁,陆抑非便借来这些古董真迹,作临摹之用。由于有些画隔天就要归还,陆抑非只能用拷贝纸勾勒一遍,朝夕临摹,废寝忘食。书中那些临摹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而临摹的对象,跨越了唐宋元明清各代。

  “陆先生跟我讲过一点,他早年画花鸟,说基础在于临摹。假使没有这个过程,他说自己这条路还会曲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朱颖人这样说。陆抑非认为,临摹、写生、创作是一个反复和不断深入的过程。“写意应从严谨来。”这是陆抑非经常说的一句话。


美术报 美育 00011 2011-09-10 美术报2011-09-1000014 2 2011年09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