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4版:书法周刊

什么是“笔墨当随时代”

□其昂

  石涛在60岁的某个夏日,写下了一段画跋,其中有一句是“笔墨当随时代”,不知道最早是谁把这句话单独摘出来,当成鼓吹时代精神或直接当成创新的口号喊了起来,后面的人也起劲跟着喊,或用以自我标榜,或用以赞扬别人。因为有了石涛这个名头,这句话便喊得理直气壮了。

  然而,我以为这句话是被曲解的。石涛这段画跋全文如下:

  “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对于这段画跋,现在通行的解释是:笔墨应当随时代而变化,就像诗文风气的更易一般……如果倪瓒、黄公望之辈仍然吟诵着陶潜的诗句,恐怕佳句也不佳了。

  这样的解释似乎很通顺,但总是有意无意忽略了画跋中对上古、中古、下古之画的描述以及对陶渊明的诗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的深究,可以说是一种由“笔墨当随时代”望文生义先入为主的解释。不过只要仔细读一下“上古之画……渐渐薄矣”这段话,便能明白这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的注脚,石涛认为:绘画从上古的简而意淡到中古的雄浑壮丽再到下古的渐渐薄矣。显然这与前面笔墨应当跟随时代的说法接不上了,因为跟随的结果是后不如前。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就在于人们想当然地将“笔墨当随时代”中“当”字解释成“应当”。

  其实“当”字有很多义项,“应当”只是众多义项中的一项,更重要的是,“当”还通“倘”,查《古汉语常用词典》:当(tǎng)通“倘”。《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苏洵《六国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两处中的“当”字,都应该读tǎng,就是通“倘”,都是“如果”的意思。

  所以我认为“笔墨当随时代”中的“当”字也应该读tǎng,通“倘”,作“如果”解。这样的话画跋的前两句就是:笔墨倘随着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一切疑问便烟消云散了。

  一种艺术风格的创新,总是在上一种风格渐渐染上时弊失去生气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决不是随时代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时代”是一个中性词,时代就是时期。

  黄宾虹说得好:“画有民族性,而无时代性;虽有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这个不移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不是什么时代精神。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64 什么是“笔墨当随时代” 2011-09-17 2144700 2 2011年09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