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6版:设计

必要的“消毒”:学养与交叉

■连冕(中国美术学院)

  因为研究需要,我还自学过一些战争史,具体到工艺与设计的区分问题,个人总觉得有点类似对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讨论。唯有的“遗憾”是,工艺也好,设计也罢,毕竟不同于殊死搏斗间必须明确克敌的“神机”,两者即便争出个孰优孰劣、高下泾渭,面对普罗大众的需要,以及革新社群的热望,都没有绝对“制胜”的把握,继而也就导致了“你使大刀、我用火炮”的那种并置且僵持的格局。

  “并置”不见得毫无好处——设计有设计可以解决的玄想,工艺有工艺能够处治的物质,我们现实的选择也不一定非此即彼,往往“鱼”和“熊掌”都能兼得。所以,好心的“圈外人”总感觉那种“假道学”式的对垒,真如“无话找话说”那般庸人自扰。对此,我从心底里认同。

  我总觉得,作为社会之一种必然“依附”而存在的学界,核心工作要么是努力为百姓提供应得的服务,要么就是在健康、良性的环境下甘于寂寞,扎扎实实为文化、观念的切实进步做些铺垫工作。最令“观者嫌、内行弃”的局面,就是某些人与其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非得摇唇鼓舌,掀起不必要的僵持,非得在一些人们假以时日便可逐步参透的问题上,“独标新意”地满足自身短暂的“傲视群雄”的虚伪快感。

  当然,我也认同“道理越辩越明”。可,论说的基础,是具备尽量宽大的学养根脉,以及谦逊的学术品貌。“宽大”是说不以偏概全,甚至肆意武断。目前便有人认为,设计学科的主体、基础是营销、传播、调研、监测、“说服学”等等时髦、甚或臆造的“学问”,再加上一个从旁点缀和作为“表决器”的“人机工学”。我颇好奇,据之说来,那么当下设计学院的莘莘学子,干脆只要读些堂皇的“万金油”式的MBA课程就绰绰有余了,何必煞费苦心地与自己、与各种人生的艰辛与困顿纠缠?

  事实是,这倒反衬出历代社会小手工业者的某种“劣根”。他们出身寒微,仅靠艰辛的学徒生涯和后来费力讨好成的手艺买卖,慢慢积累了有限的资本,接着便巴望从速抛弃“活计”,翘首期盼一夕暴富(生活中,往往只是通过“赌博”)。或者借助金钱以及官阶,要么就是乞怜于权贵,来“彻底”改变“命运”。最可笑的是,行业内某些“现代人”的所谓“交叉”学科美梦,恰恰建立在如此自卑但有充满荒唐欲望的精神污垢之上。而其口口声声叫嚣的、永不脱离市场的“设计学”,只是欺世盗名的托辞。这也就难怪我们买不到真正合用的“设计”,难怪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嗤之以鼻,而“生活”的苦楚,倒是日复一日。

  我必须再次言明,尽管反感商业,但这不代表我反对组成“设计”庞大系统的,好似催化剂与润滑剂般运作的,此类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可与科学的所谓真实不能无端左右艺术的变化一样,管理、商业和传播等等交叉学科中的“价值”,同样无法决定设计的本质和本体。交叉,不外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看待“设计”为何物的视野与方法。

  这样,话又绕回到讨论的起点,即“何为设计”?尽管有被指为絮絮叨叨和总说“车轱辘话”的嫌疑,但我还是坚持多讲几遍:设计是人类的宇宙巧思,以及在其指导下的造物行为。从如此角度看,设计真是“大”的,是人类精神在有意、无意间的各色操持,并于茫茫苍穹背景下,最宏阔和最紧要的一个或一次综合。那么,传播、管理、运营等等,自然要被包括于其内。只不过,单纯的传播、管理、运营等等的“设计”,可能只是我们说的某“工艺流程”的“工艺”,而不必特别强调其作为视觉审美上的可能。

  现代学科分工和学科形态的产业化需求与特点,还令我们不得不进入某种狭窄得多的语境:但如此的“艺术学”学科门类下的“设计学”,根本的源泉仍是或涓细、或澎湃的历史,那些庞杂、丰裕的物质又是其交叉、多元的现实结果和“语料”,而明艳夺目的形象表现更将成为美好、善性的人际间的种种施行与使用。

  个人粗浅地以为,在设计学科结构尚未稳定的年代,我们的工作必定是要“兼容并蓄”地推动,但对于学科核心的体认与守持,也不是在什么“压力”和繁难之下就可随意更动、替代的。明确地说,揭示得足够深入,充分展现出博洽智识与高妙实践的“设计史”,正乃其最终法门。只是,大伙儿的修炼,都才刚刚起步。


美术报 设计 00056 必要的“消毒”:学养与交叉 2011-09-24 2156245 2 2011年09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