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4版:设计

冯·格康:建筑改变中国

  雨:您如何看待CCTV新的办公楼?这栋楼可以说是继奥运场馆鸟巢后,最受中国人关心的建筑了。

  冯:我们事务所曾经也参与过央视新办公楼的投标,可惜没有中标。当我们看到最终中标的设计方案时,毫不讳言这是一个非常愚蠢(stupid)的方案。且不说花费昂贵,我认为这是一种流于表面化的炫耀,却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建筑师的责任。建筑和其他独立的艺术形式如音乐、文学、艺术相同,有其社会价值。我想建筑是人类与社会的一种和谐相处的方式。

  雨:有这样一种说法,如今甚嚣尘上,说现在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内地当成一个试验场。您如何评论这种观点?

  冯: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在接受德国大使馆的邀请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德国大使馆邀请我的事务所设计一所德国学校,之后我参与了不少与中国相关的建筑设计。可以这么说,如今中国内地建筑设计,国际化的竞争很激烈。如今世界各国的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重新设计中国。因此有人说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内地当成一个试验场,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我认为现代建筑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理解,特别是在跨文化的语境下。我认为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做设计,最重要的是要有逻辑,有思考,作品具有功能性。特别是对问题的正确理解,以及能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我可以这么说,我们事务所承接中国项目的时候,就很注意对于建筑细节的处理,施工中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我们很准时,也从来不超出预算,我们对任何客户都恪守信用。对我们来说,满足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没有什么比建筑物实际的实用感受更重要的事了。

  对于外国建筑师来说,在中国做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自由。能够打破陈规当然是件好事,能够淋漓尽致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我也要指出,自由越多,往往责任越重。建筑设计就是一个不停寻找边界、寻找底线的过程。这种底线是你在发挥设计意志时无论如何不能逾越和践踏的。

  雨:您有接触过年轻的中国建筑师么?他们有什么特点?

  冯:就我个人而言,接触到的中国建筑师实在是少之又少,也就局限于我们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和实习生吧。然而对中国建筑的观察,这12年来我感慨万千。之前中国城市建筑刚刚起步,完全拷贝美国式那种玻璃幕墙、摩天大楼的建筑形式。或者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啊什么的。还有我发现中国特别喜欢盖高楼。我个人认为,中国政府支持仿古式建筑,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我却觉得这是最丑的建筑。可惜的是,中国北京很有特色的胡同却慢慢消失不见了。

  任何地球人都能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建筑在改变中国。我更认为建筑表达的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建筑师有种特权,他们可以改变一个微观小世界,影响着这个小世界,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开启人与空间的对话。中国和德国的情况其实很不一样。这么多年来,德国处于渐变的过程中,我觉得能够生活在德国这样的地方是人生幸事,这里以人为本,有一个公正的社会体系。同时,德国的建筑风格已经很难改变,不像在中国。仅就我们事务所来说,五成以上的业务在亚洲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我甚至觉得中国业主也在改变我们的事务所、我们的建筑设计风格。

  近十年来,我们的业务越做越大,员工待遇越来越好,可以说与中国大陆业务的增加密切相关。欧洲的经济在起起伏伏,我们的业绩却一直显著上升。只能说,我们是非典型的一个个案。现在大家谈起中国,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觉得中国重要,中国拯救欧洲。我自己却有另外一种担心。老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觉得如今欧洲也好,我们事务所也好,太仰仗中国业务,这有点危险。


美术报 设计 00064 冯·格康:建筑改变中国 2011-12-24 2270277 2 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