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漫言
□高 照
杭州阳光灿烂国际少儿美术教育基地召开了一个家长晚会。夜间,冬日的严寒未能阻挡家长们与会的热情。会上,大家专注聆听了校长和几位教研组长的讲话。应命,我亦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
会前,在一张家长会的邀请卡上,有这么几句文字,引起了我的关注:“绘画没有标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绘画很简单,不要强求规范”、“尊重孩子,心情的高度释放”、“绘画不需要规则”。在听了各位老师的讲话后,我方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且有所开窍。
对少儿美术教育,我不是专家。会上的发言,只能随我所想,不论对错,想当然地说了一番。我十分同意,孩子画画,“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到快乐,而绝不会让他们考虑,诸如画后,作品的发表或销售。但,就绘画的本质而言,我还以为是“有标准”的。标准至少是“悦目”、“好看”。有些儿童绘画,它那色泽的天然处理,常令我倾倒!至于少儿绘画不要强求规范,那是指不要以大人的意识去限制孩子的想象。但绘画不是“很简单”而是“不简单”的。因为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时,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同时,还要引领孩子。绘画不是“不需要”而是“需要规则”。要明确,在不同的绘画阶段,有着不同的绘画要求。
我一直以为,少儿美术的教育是个专门的学问。有人坦然以为,这种学问,没有什么“学说”。其实,且不说此是认识上的无知,至少是对“学说”这个词汇的误解。什么叫“学说”?是指一种专门的、有系统研究的学问。殊不知,世间三百六十行,既可行行出状元,当然行行也就有“学说”。治心肝,有学说。小儿科,绝非是个“小儿科”!而从某一意义上说,我以为,它的医术更高。孩子有病,不善言语诉病情。医治,只能察颜观色做诊断,这有难度。窃以为,其间,学说更大!同理,歧视少儿美术,显然至少是他不懂什么叫“学说”!
就我想,少儿学画,有三个过程或三种内容,即始是随意画,后是命题画,再是写生画。这三方面,随年龄的渐长而演进。经历着由易到难、从浅至深的不同绘画阶段。
我曾多次参与有关少儿绘画的评奖。评委们常常感叹有个现象。往往是幼儿班,画得比小学好。而特别是,小学生的画,反比中学生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节节败退”的现象?令人难解。不过,我倒认为,这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因为孩子在年岁的增长中做人,发现并非若自己画中所绘的那般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无拘无束、异想天开。他们在生活中,逐渐看到、且慢慢懂得,原来做人处事,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并渐渐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于是,行为开始收敛,想法变得实际。反映在他们的画面上,很自然就会失缺在儿童画中,那种大人们所期盼的所谓“天真”与“烂漫”。如果说随意画,包括命题画,还是属于想象画的范畴,那么,写生画就要规范多了。因为它在绘画技法上,就有了规则与要求。继而该学点画画的技法。可有人提出反对。理由是,技法会束缚孩子画画。可我坚决以为,要面对现实。到了写生阶段,给以相应的技法熏染是必须的。如,画风景,要懂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画人物,要知“立七坐五盘三半”的人体结构。这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技法传授,是恰当的,也是规矩做人的道理。这是美育!
报载,全国美学名家曾聚杭州。指出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从小学习琴、棋、书、画,目的只是教会孩子一门技术、有个专长。并没有增长审美能力。这值得深思。孩子来到美术教育基地画画,将来可能出几个画家。但,这并非主要目的。我觉得,少儿绘画,目的有三。首是把玩艺术,增添乐趣,活跃孩子的生活。二是引领审美,提高素养,熏陶他们的品质。三是激发想象,学会思维,启迪他们的创意。单纯学点绘画技术,绝对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