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也能“写”书法
——探访竹编老人王尤原
本报记者 黄俊娴
在温州泰顺乡村民的家里,随处可见用毛竹编制的生活器具,筛子、箩筐、篮子、篓子、簸箕……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山里的村民们就地取材,利用山里丰富的毛竹资源,编制出满足生活需求的竹器。当然,还造就了一大批能工巧匠。
1月7日早上,记者一路问询,来到三魁镇下后垟村,找到了远近闻名的竹编老人王尤原。大清早,老人正在家门口剖篾编制着放稻谷的篓子。见记者到访,老人热情地把最近刚编制完的竹器从屋里全拿了出来,各种形制的置物盒、各种样式的筛子,既实用又美观。老人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会编280多种形式的器具,家里大大小小,凡是能用竹子做的东西他都能做出来。
今年77岁的王尤原老人,虽年事已高,可是砍竹剖篾、编制竹器的技艺可谓炉火纯青。14岁开始,王尤原的父亲就送他到当地雪溪乡的周尔寿师傅那里学习竹编技艺,以此谋生。
几十年下来,王尤原凭借竹编技艺谋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摸索各种编法,更难得的是老人居然还会用这薄薄的竹篾“写”书法。
记者留意到,跟随王尤原多年的工具箱笼上,就有“写”着“耐心学习”四个字。老人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工具箱跟着我五六十年了,上面的字还是我学徒时学着编的,这几个字编得不好。”
王尤原告诉记者,在竹器上编制书法字体用的是“蛇皮字”编法。用这种技法编出的字体纹理有点像蛇皮,故称其“蛇皮字”。早在2008年,王尤原的竹编“蛇皮字”绝活,就被该县非遗工作者发现,成功申报为温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竹编)代表性传承人。在去年的第三届中国(泰顺)廊桥文化节非遗展上,王尤原老人更是历时 40 多天,赶制出了一幅竹编作品。横幅为“世界和平”,长 1.5 米,宽约 70 厘米;左右对联为“环宇浩渺本无界,天涯咫尺共一心”,长宽分别为 1.3 米和32 厘米。值得惊叹的是,老人居然能把书法中的笔墨韵味,用竹篾来展现。老人出神入化的“书法”,引得当地观众叹为观止。
如今王尤原能用蛇皮字技法“书写”1000多个字。无论行书、楷书还是隶书,只要书法能写出的字体,老人都能通过竹编蛇皮字来展现。“编书法和写书法一样,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都得下苦功夫。”即便从艺已经60年,王尤原在提到蛇皮字时依然很谦虚。
王尤原说,编书法字时,一般都是按照事先书写好的书法字体为范本,依葫芦画瓢,把书法字体编织到竹制器具上。编出来的蛇皮字,要求纹理清晰、字体遒劲。因此,编的时候,字体的每一笔画都需精心计算,弯度的适宜,宽度的变化,有着严格要求,并非可以按照个人的随意性来完成。否则,不但破坏了字的形态,同时也就不是真正的“蛇皮字”了。王尤原认为最难编织的,就是字体的横、撇、捺、勾等笔画。因为一个字要想做到与书法字体一致,关键在于竹篾宽窄度的适时控制。稍微粗心一点,都会与原来的字体偏离。“写”好一个字,很耗心神。织错一条竹篾,整个字就得拆掉重编。
提到关于该项技艺传承的情况,老人无奈地笑了笑。王尤原老人至今已带出了11个徒弟,但这么多徒弟中,却没有一个传承了“蛇皮字”技艺。老人说:“乡亲们普遍对竹编技艺要求不高,只要能编些传统用具就可以了。但编字的技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徒弟们也就不怎么乐意学了。”这门技术,老人打心底里希望有人能传承下去,他不愿意这项绝活从他手里失传。
这种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随着它们生存土壤的变化和文化的渗透,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传统民间文化的生存正接受着严峻挑战,许多珍稀罕见的民间手工艺因后继无人而逐步走向消亡。但愿不久的将来,有更多人重新珍视手工艺,传承手工艺。就像老人的新年愿望一样:期待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