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法:一般树木组构原理及要略
古人说:“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各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当熟四岐,后观诸法。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真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这段话主要提示我们学习树法的三条信息:一,习画须先习树法。习树法要学会寻找规律。古人的“树分四岐”,指树的前后左右出枝需顺理而行,如熟路行走,有条有理;二、所有体格的前后左右关系均要转化为笔墨的争与让、繁与减等运笔方法;三、“树分四枝”是树法的基本法,其他诸法都必须在此法的基础上展开。(图1,图2 “树法步骤图”)
画单棵树的要点在于处理好主干、次干,以及中枝、细枝的前后左右关系。初学者练习时可先将一棵树划分为根部、主干、次干、中枝和细枝(如画点叶树,细枝须适当减少,给点叶留出空间)五个环节。(图3-3)根部是支撑树势的基本部位,主干、次干用以确定树的主要姿态,中枝的作用是延伸树势,细枝得以完整树木。五个环节里最重要的是出中枝,因为它是主干与细枝的中间连接环节,也很容易被学习者忽略。如果中枝走势不明,树身就会显得臃肿不堪,细枝(或点叶)也会与之脱节而显散乱。所以学习枯树时要特别重视中枝,要做到能在任何复杂的枝丛里都能让人感应到它的存在。此外,主干、次干、中枝、细枝的相互关系不能乱,需环环相扣,合乎“画理”。出细枝(或点叶)是画树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出枝角度均匀,疏密得当,变化不可太大。最好以三五枝(以鹿角枝为例)组成一小枝,小枝与小枝相连接合成大枝,最后组构成枯树。(图4“树势示意图”)。接下去再分别树与树之间的宾主关系,以成树林。
最后再提示一些研习树法的侧重点:一,关注它的前后、左右、宾主等关系(用勾皴擦染点的方法组构而成);二,树法的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结体规律可寻(如鹿角出枝的角度要均等要求),研习时一定要首先清楚认识它们;三、枝、干的前后关系与中枝的出枝理念犹为重要,须在习画中反复强调,最后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