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数据工程鸿篇巨制
《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项目阶段演示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讯 记者 辛斋 7月22日,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持研发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项目阶段演示专家讨论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国书协领导和专家有赵长青、王家新、林岫、周志高、周用金、罗随祖、罗杨、黄天树、杨炳延等30多人。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所长白国庆、副所长严先机主持了会议。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综合发展部主任、工程项目研发负责人,著名书画家容铁做了汇报及演示,并特别提出,这是一件于国于民于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很有意义的一件大事。要做到对历史负责,就需要精益求精。要将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工程做成一个足以传之后世的经典。
赵长青代表中国书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王家新给予项目首肯,建议建立公用平台,开发网络版;林岫对项目的研发给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与会的书协领导和专家对项目的研发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指出: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一个书法字典或字库,在收录的范围广泛和高技术含量上能和《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相媲美,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也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大胆探索。
与会的研发组成员和专家学者就项目的检索方式、数据格式标准、界面设计、书家小传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是文化部2012年重点文化项目,在中国汉字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一样的重大意义。
为此,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特别让容铁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容铁是国内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早在十多年前就主持了中国最早的《中华书法大字典》电子光盘的项目研发。是中国汉字艺术数字化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对于中国汉字数字化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
该项目规模之宏大史无前例,累计收录甲骨文、金文、镜铭文、石鼓文、瓦当文、封泥文、陶文、秦汉简牍、帛书、碑帖、手札、刻石、墓志、印章文字、钱币文字和历代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书迹墨宝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全部汉字字体。单字收集预计在1万字,全部字库总数达40万字。
该项目不仅收录名作名碑,对于知名度不高,但特色鲜明的很多碑刻书家字体也一并收录。更为珍贵的是收录了很多新出土和未出版的文献资料。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数据技术和多种检索方式,广泛适用于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且方便、简洁、实用,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非凡。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的研发对于中国悠久的汉字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与现代化的网络数据信息发展相同步等诸多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强大功效。
他的研发成功,将使更多的人通过电脑网络能够立体化形象化地了解到中国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汉字文化艺术,从而使中国的汉字文化艺术在电子信息化时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