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视点

  本报上海讯 记者 俞越 8月30日,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试展新闻发布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滕俊杰,上海市文广局副巡视员、中华艺术宫筹建办主任施大畏,世博园区后续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世博发展集团副总裁席群锋等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试展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华艺术宫由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改建而成,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改迁到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即原南市发电厂主厂房。两馆整合建筑原有的用房和设施,对部分空间进行功能转换,另辟提供各种服务的空间,以适应实际使用需求。中华艺术宫保留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33米层中心筒功能、原“国之瑰宝”专题展厅用于展出任伯年绘12条屏《群仙祝寿图》;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保留了标志性的大烟囱。改建完成后的两馆将在10月1日正式开馆试展,成为上海新的“城市名片”。

  据施大畏介绍,新建成的中华艺术宫的建筑面积有16.7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达到6.4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200多件作品,观众可以在艺术宫内参观近5个小时,这样的规模与一些知名的博物馆不相上下。艺术宫设有阳光展厅、专题展厅、“名家馆”等27个展厅及影视报告厅、公共艺术图书馆等功能设施。中华艺术宫以近现代艺术为侧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当代艺术为侧重,履行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学术研究、普及教育、对外交流的基本职能,公共教育将成为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工作成为两馆工作的重点。

  两馆坚持公益性质,坚持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租借专业展厅,以政府领导下的“理事会决策、学术委员会审核、基金会支持”的“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运作。通过收购、捐赠等方式丰富馆藏,中华艺术宫将在目前1.4万件馆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系列等藏品体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争取3年完成作品入藏3000件,形成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系列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藏品体系。

  据了解,中华艺术宫的开馆展览将由“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来自世界的祝贺——国际美术珍品展”、“锦绣中华——进行中的新世纪中国美术”、“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以及“名家馆”5个部分组成。其中“名家馆”首批将推出贺天健、林风眠、滑田友、关良、谢稚柳、程十发、吴冠中等7位艺术大师的300余件作品,并将联合陈列其他著名艺术家的160余件艺术作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是以“重新发电”为主题的“2012(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作为开馆展览,届时,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98位(组)艺术家参加主题展。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艺术的起源地,使上海的艺术博物馆体系形成完整的格局,即上海博物馆展示国代艺术,中华艺术宫展示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当代艺术。成熟的博物馆体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将进一步丰富上海的文化形象,加快推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步伐。


美术报 视点 00002 2012-09-08 2712351 2 2012年09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