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未来的一点距离
■本报记者 姚璞
“双年展”作为泊来品,近些年在国内遍地开花,随着“北京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州双年展”、“杭州双年展”等展览相继开幕,“双年展”一时成了金秋中国美术界最热门的关键词,亦在国庆佳节吊足了众人胃口。国庆前夕,记者在北京观摩了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作为颇具“官方”色彩的一个双年展,本届展览在展场的选择上沿袭历届传统,依旧放在美术界地标性的中国美术馆。9月28日展览开幕,记者一早就赶到了中国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的《未来与现实》双年展主题海报。拾阶而上进入展区,展厅内熙熙攘攘的海内外宾客;“长枪短炮”蓄势待发的各路记者以及台上就坐的美术界大腕、各参展国家代表,预示着本届北京双年展的空前阵容,让人一下感到“气场”十足。
北京双年展的“架上艺术”主旨,让记者有了另一番感受,这是一场给人感觉“与众不同”的双年展:首先在展览场地上,中国美术馆的展场分布,显得比较集中,展厅内部空间层高较低,展场内的展览导识系统设计有点儿不便于观众的参观。与记者去年参观的威尼斯双年展等展览不同,无论是从策展理念上,还是简约的布展风格,参观者的自由随意等特点方面,北京双年展更像是一场布置精美的美术馆群展。
展出作品偏“架上”,使得不少艺术家提交的参展作品不够“新鲜”,不能完全契合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同时由于美术馆展厅面积和层高等因素的制约,大尺幅的装置和影像作品比较少。当然,这与北京双年展强调“架上”回归的理念相关。在当代多元的艺术环境中,北京双年展的这一主旨,与国际上现行的其他大型艺术双年展相比,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应当说,与城市居民和观众的互动,向社会普及艺术是双年展的重要功能之一,好的双年展能存储一个城市的记忆,能向城市发问,并与这个城市发生关系。这种优势在当下更需要通过不同媒介的艺术来共同发声。基于中国美术发展现状和参观群体的需要,北京双年展偏好于“架上”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但也使得展场不够热闹和缺乏“惊喜”,尤其是缺少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探索性艺术作品,也就缺乏与观众的互动性,缺乏与“北京”这座城市的联系。
展览一楼展厅现场,雕塑作品《天空-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造型独特,非常吸引眼球:一张低矮的“红色大圆桌”之上,一根X型金属柱像一道闪电,从对角插入并洞穿整尊金属立方体,使X型柱、立方体和“大圆桌”三个元素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共生构成关系。当时在旁的艺术家,恰好就是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他主动向记者介绍这是他的作品,红色的底盘代表着中国的幸运色,而整件雕塑的寓意就是一座桥梁,联系起遥远的未来和当下的现实,这也恰恰契合了今年北京双年展的主题“未来与现实”。他告诉记者,他叫霍沃斯·戈特弗里德,这次一同前来参加双年展的还有他的画家妻子伊索尔德,他们来自奥地利。他是一位雕塑家,而他妻子则是一位画家,他们都是维也纳当地艺术学院的教授,这已经是他们第3次来到中国参展,夫妻档艺术家齐上阵,称得上一对艺术界的侠侣!短暂的交流后,两位热情的艺术家想给我看看他们专程从奥地利运来的个人画册,可是一问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却无法找到,因为美术馆只负责场地管理,不负责双年展的具体事务。我说,下次还有机会,兴许来年我们还能再见。这是笔者在看展过程中经历的一个小插曲。整个展览井井有条,但展览的后续服务问题,还是有些美中不足。与他们告别,我便匆匆赶往机场,在飞机上,我还一直惦念着他们的画册,这也成了此次双年展之行的一个小遗憾。人在云端,回味着早上的展览,想必现实与未来总有一点距离,这点距离或许也会让未来有更多的提升空间吧!也许本届双年展以“未来与现实”为主题,策展人正是想通过一件件作品架构起一座通往未来的艺术大桥,向城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将优秀的艺术家推向世界,相信未来会做得更好,请让艺术引领我们走向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