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

杨善深艺术回顾
白雪石精品画展

  本报广州讯 李偲毓 9月30日,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杨善深艺术回顾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杨善深艺术馆展出。明年是杨善深诞辰100周年,此次特地选取了其部分捐赠作品展出。

  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说,杨善深绘画艺术生涯的早期,与高剑父、陈树人交往密切,尽管他没有正式拜高剑父为师,但是与高剑父处于长期的亦师亦友关系,绘画艺术与岭南画派结合至深,被公认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之一,与香港的赵少昂,广州的黎雄才、关山月并称“岭南画派四大家”。他们的绘画艺术师出同源,成绩斐然,而各有千秋,受到时人、后人的大力推崇。徐悲鸿在《赠杨君善深序》中称杨善深“最工写花鸟”,张大千认为“善深兄卓然自成家法,又非居氏昆季所能方拟”,曾敏之评杨善深的作品“有高剑父的苍茫笔墨意趣、有高奇峰的超凡写生技巧、有陈树人的脱俗构图”。杨善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岭南画派增添了灿烂的光彩,在新的时代把岭南画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高度。

  杨善深(1913—2004),出生于广东的赤溪(现台山市),幼年曾受私塾教育,1930年移居香港,1933年开始从事绘画,最初学艺于鲍少游,并于1934年10月毕业于鲍少游主持的香港丽精美术学院第六期。1933年,杨善深结识高剑父,1935年在高剑父的鼓励下,远渡重洋,进入京都堂本美术专科学校专攻绘画,随堂本印象学画,接受日本名画家竹内栖凤、山元春举等人的风格和东洋画风的影响,并间接接触西方美术的精神、理论和技巧。在日留学两年后学成归国,致力于融合中西绘画技巧的创作,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并在香港成立“春风画会”,传授画艺。1987年移居加拿大。2000年将其部分作品和藏品捐赠给广州艺术博物院,由广州艺术博物院设立“杨善深艺术馆”向公众开放。2004年在香港逝世,享年91岁。展览截至2013年2月22日。

  本报北京讯 张楠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白雪石先生逝世一周年,为此,北京画院联合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美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机构倾力合作,共同推出“朗润旷远——白雪石绘画精品展”。展览于9月27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为了全面地呈现白雪石先生的艺术成就,北京画院与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馆、北京美术家协会、钓鱼台国宾馆等机关单位合作,借调白雪石先生创作的山水画精品。

  展览共展出白雪石创作的艺术精品及写生画稿等70余件,按照创作时间分为三部分:上世纪50年代反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性创作;60年代开始进行远游写生作品及教学课徒稿;以及独具白雪石个人风格的山水画精品力作。同时配合展出历年来出版的白雪石画册及专著,全面立体地呈现出白雪石先生作为山水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白雪石出生在1915年的北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民出身画家,曾先后师从京派花鸟画家赵梦朱先生和山水画家梁树年先生,并早在18岁时即加入了当时北平画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绘画团体——湖社。代表他最高艺术成就的是被世人所称道的“白家漓江”。1973年白雪石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赴广西桂林沿漓江两岸徒步旅行写生,至此开始创作“漓江山水系列”,创作的30余幅小品在政协礼堂作观摩展出,桂林各界人士赞誉“巧裁桂林千峰秀,妙剪漓江一段云”。白雪石先生的山水画,尤其是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艺术创作一直被国内外美术机构甚至国家重要内外事务场馆争相收藏、陈列。


美术报 一版 00001 杨善深艺术回顾
白雪石精品画展
2012-10-13 2754143 2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