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夏:新时期意笔人物画的特殊个案
早年成名,潜心作画,坚持“不发表、不展出、不卖画、不应酬”,沉寂近30载,古稀之年的苏州画家刘振夏带着一批力作重回人们的视野。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学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主办,苏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以及复兴航空特别支持的“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8月21日至29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集中展示了刘振夏历年创作的绘画精品约150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承志,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刘承萱,苏州市副市长王鸿声,苏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成从武等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画展期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等领导前往参观。马凯饶有兴味地逐一观看了展出作品,并称赞刘振夏的人物画形象生动,以传统笔墨表现现代生活,这样精彩的人物画展在画坛不多见。
开幕式后举行了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研讨会,邵大箴、孙克作为学术主持,刘大为、郎绍君、李树声、刘曦林、陈醉、刘龙庭、王镛、王鲁湘、赵力忠、马鸿增、郑工、尚辉、王志纯、赵权利、裔萼等美术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了刘振夏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对刘振夏“寂寞修正果”的执著精神及其在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的独特造诣予以高度评价。兹刊登研讨会发言摘要。
他在80年代就很出色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1983年我写过一篇小文《“抢”神及其他——写给刘振夏同志》,当时我并不认识刘振夏,看了他的《渔婆》、《张寒月》两张作品的照片,非常喜欢,就写了文章。今天看了原作,比看照片的感觉还要好。
刘振夏画人物成熟很早,回头看看他在1980年前后画的那批作品,可以知道他在当时就已经很出色。我觉得刘振夏最出色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对着模特画,而是主要根据记忆并参考速写和照片,其中,记忆是最重要的。他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捕捉住瞬间的人物情感,特别是眼神和面部表情。他2004年去印度,随后创作的印度题材作品成果很突出,谁都可以画速写、拍照片,谁都有记忆,但是能够像他把陌生的印度人画得如此生动的很少见,这需要非常出色的能力才行。我觉得这种捕捉能力是一种天赋,也是一种功夫,是一种综合能力。他的单体肖像特别是两三个人的作品最好,相对而言,他画群体人物不如他画单体人物。但是他最突出的优点没得说,在当代中国画家里也是少见的。
用笔用墨简练,人物神态很精彩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看了刘振夏先生的展览,觉得很振奋。我觉得振夏先生的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对生活的表现,把传统笔墨的洗练发挥得非常充分。他的画非常简洁、概括、单纯,语言也很朴素。他在人物造型上也吸收了一些素描造型,把这些特征融入到他的笔墨里,但完全是中国画的用笔,中锋、侧锋、干擦用得很巧妙。他的画面比较简练,用笔不烦琐,每一笔都有表现力。他对人物形象情绪的把握也非常好,人物的面形、特征和情绪、神态很精彩,每个人的形象一看就给人留下印象。
刘振夏先生几个阶段的变化很明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一段,他的造型基本功很扎实;1980年前后那一段,他大量把素描的东西用进去,脸上有明暗;到了2000年以后,脸上结构化的东西少了,追求更简练、更纯粹的中国画味道。在继承传统本体上创新,这是他很明确的人物画的路子。在当代中国画人物画当中,振夏先生是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传统人物画的潜力大有可为,振夏先生是一个实践者,我作为人物画家,要向他学习。创造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人物画新的辉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每一张画都有特点
李树声(中央美院教授)
我和刘振夏先生是初次见面,今天看了画展,确实画得好!作为人物画来说,他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状态,他的每一张画在捕捉人的表情、精神状态这一点上非常突出,而且张张都有特点,这是很不容易的。刘振夏先生下笔的肯定,我感觉是很难做到的,毫不犹豫地一笔下去就很有表现力。这个功夫不是三拳两脚能够取得的,在他的绘画里表现得非常成熟。
刘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人,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印度的,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这体现了他对普通人的情感,他对普通人的热爱。他为他们传情,表现他们的精神状态,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也是他的作品感人的原因所在。
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最重要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渔婆》这张画真的非常动人,一张人物画能够感动人,让人记住这个人物形象,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有一个问题,很多人物画家在个人的图式、形式上做文章比较多,而塑造了哪些感人的人物形象其实最重要。看了刘振夏画展,我再次想到人物画是造型艺术的人学,就是要以人为中心,要关注人生、关注人性、关注人正面的美。
从造型语言角度来讲,他不是画得最细腻的也不是最高简的,相对来说是比较简笔的,比齐白石的简笔人物画稍微复杂、丰富一点,但是又不像蒋兆和的教学体系从素描出发,从白描基础上强化笔墨的表现。他的笔墨非常好,特别传神写意。有两个细节比较好,一个是眼神,一个是牙。刘振夏还可以朝简笔人物方向发展,他有这个潜力。
他解决了笔墨和结构融合的难题
陈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我看了刘振夏的画,觉得很难得画到这个境界。我觉得刘振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的精神、心灵沉得下去,值得我们去探讨、去学习、去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沉不住?他沉得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急流勇退”——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刘振夏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动。
我认为他最突出的成就是解决了传统中国画画当代题材最难解决的笔墨和结构融合的难题。尤其画人物脸部太难了,因为中国画传统的笔法还没有解决脸部的勾皴点染,基本都是工笔的。画人物的脸部既有结构又是中国画的笔墨,而且两者要融合得好,我觉得刘振夏在这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他笔下的人物精神面貌都画得很好,比如《渔婆》等作品,脸部、手的实和衣服的虚,结构、色彩都非常好。
形象生动,笔墨酣畅
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我是第二次看刘振夏先生的作品,去年在苏州博物馆看过,当时我就感觉非常震惊。他的画给我直接感觉就是形象生动、笔墨酣畅。形象生动不一定指的是非常写实,有些稍微变点形、夸张一下,会更生动,但是照相式的写实绝对不生动,包括现在的一些工笔画,都有这个弊病。
人物画有两个矛盾:有的人造型准确但笔墨功夫达不到,有的人笔墨纵横但造型能力没解决,把人画得很丑、很恶心、很吓人,却被称为观念超前、有张力等等。刘振夏先生的画是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真正做到了人物画的传神。我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内行的人看了以后会有很多的学术思考。
画出了印度人的精神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以前看刘振夏先生的作品少,今天看了他的展览,我觉得他确实是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大家。我是研究印度美术的,对他的印度写生非常感兴趣,我认为刘振夏先生画出了印度人的精神。我印象中的印度老人和《印度修行者》画的老头一样,印度人是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宗教信仰非常虔诚,在贫困的生活当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和自尊,这个眼神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除了表情、眼神传神以外,刘振夏先生画手也非常生动。手是人的第二表情,很难画,他的画中表现江南少女的手、男人的手、老年人的手、印度人的手等都不一样,这一点也值得人物画家向他学习。
值得深入研究的个案
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看了刘振夏先生的作品,我很振奋,不仅仅是因为他画得好让我震惊,而是让我想到,中国的人物画特别是意笔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方向,刘振夏提供了值得深入研究的个案。
刘振夏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焦裕禄》是典型的“文革”作品,“红光亮”且线条非常刚硬。1978年前后的一批肖像作品则受到了方增先、周思聪的影响,他把方、周两家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在当时就已经达到了写实的意笔水墨人物画的顶峰。这个路子是100年中间中国画长期暗地里和西方油画肖像较劲的产物,它的对手就是西方古典的写实油画。刘振夏也是在这个路子上走,一直较劲直到70年代末,达到这个水平后无法走下去了。中国画如果一直这么走,会走向一条不归路。因此,他1980年以后的作品开始淡化、平面化,或者说更意笔化,向中国绘画的书写性越来越靠近。比如他画眼睛,过去是浓淡干湿各种墨都会有,把最浓的墨画在眼珠子那个地方。后来的作品中就是一个笔画过去,中间的眼珠、睫毛都不再点了,保持了整幅绘画的线条、气势、气韵的连贯性。可以看出,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中国绘画的书写性体现得越来越强烈了。
特点是“活”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刘先生作品的特点是“活”。第一个活是笔墨的活。无论他在80年代还是2000年以后的作品,他的笔墨都很干净、洗练,体现在用笔的灵动和书写性上。第二个活是形象的活。我特别注意到他画中人物眼白和面部的部分渲染,把结构表现得很清晰,用笔的时候特别注意灵动性,反映出他所表现对象的灵活、灵气。从刘先生的作品中可以反映出最近几十年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但是他没有赶时髦跟新潮,现在很多新潮人物画里的意笔人物“死、呆、傻、木”,刘先生仍然坚持通过他的灵动、活泼的笔墨形象表现他所看到的和心里追求的一种美。
人物画的新高度
马鸿增(江苏省美术馆原副馆长)
我和刘振夏先生认识时间比较长,他在1980年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了,我们想邀请他到南京来办一个展览,但是他当时已经考虑要引退了,就婉言谢绝了这个展览。我觉得他是一个奇人,也是一个奇才。
2010年我曾经给他写了一篇文章《“复出”的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他隐姓埋名30年,现在又复出了,带给我们的是人物画的新高度——他把中国水墨意笔写实人物画,特别是在肖像性的人物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笔墨语言的生动性这两方面都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我觉得他的人物画品格是很高的。
用速写解决笔墨和造型的关系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副所长)
看了刘振夏先生的画很感动,他确实是一个个案。我觉得他是新时期以来新水墨人物画和意笔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殊的案例。
刘振夏先生沉潜了30年,而恰恰是在这30年里,中国意笔人物画面临着在开放的环境当中如何深入发展的问题。这30年的一个节点就是1978年,非常有意思是,在1978年,刘振夏先生放弃了去读方增先先生研究生的机会。实际他并没有跟院校的教学体系脱离。他一直在坚持写生,尤其是用速写的方式去解决笔墨和造型的关系,从而提出他个人的解决方案。他几十年来的不断探索就是在一个点上不断深入,一点一点推进,这是刘振夏先生的艺术给中国画坛提供的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一个迟到的展览
尚辉(《美术》执行主编)
刘振夏画展是一个迟到的展览,也是一个重新丰富和补充20世纪中国人物画历史的一个展览。我个人认为刘振夏最优秀的作品主要还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他用非常严谨的造型和洒脱的笔墨塑造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形象,尤其是对于江南渔民形象的塑造,毫无疑问丰富了20世纪的中国人物画廊。如果没有刘振夏这样一批作品,会让我们觉得人物画在表现江南人物形象上是有缺憾的。
我认为刘振夏突出的成就是能够把人物的神、形和笔墨有机结合在一起。今天很多人物画界重要人物所带的研修班培养出来的人物画大家却很少,甚至好作品也不多,比如用墨比较灰、比较脏,达不到刘振夏先生用墨的清透感和抒情的意象。通过这个带有补遗性的展览,我们应该思考水墨人物画今天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进程,我们可以从刘振夏的艺术创造里得到哪些启发。
他的画强调书写性
王志纯(北京画院研究员)
这次展览中大部分是刘振夏先生80年代初的人物画,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觉得他在整个20世纪写实水墨人物画大的体系中应该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从20世纪写实人物画的发展脉络看,我觉得他属于南方这一派,接近于方增先、周昌谷的路子,这个路子和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路子是有区别的。比如徐悲鸿、蒋兆和偏重于塑造,方增先、刘振夏更灵秀一些。我觉得他的笔墨不是从塑造形体角度来发展的,实际是把笔墨的表现性直接来刻画人物的神态,比如眼神、嘴角、胡须、皱纹。再就是强调书写性,甚至有意淡化结构,我觉得这是他的作品最精彩之处。
真正的人物画
赵权利(《美术观察》副主编)
中国画接受西画影响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以西画为基础进行中国画的创作,实际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人物画,比山水画、花鸟画遇到了更多的困惑。我们现在要描绘当代的人物,需要西画的基础,还有技法的介入,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困惑。今天看到刘振夏先生的人物画,特别是他2000年以后的作品,我觉得他在这个问题上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就是塑造当代人物形象并结合中国的笔墨方式恰当地表现出来,刘先生在这方面的探索有目共睹,成就是非常显著的。
当代很多画家把人物仅仅作为一个符号,没有深入到人物精神内里去表现这个人物,因此画出来的人物千篇一律,或者很丑。但是刘先生作品非常可贵的一点,就是我们都能在他所描绘的人物身上体会到人物鲜活的精神状态。
浮躁画坛的清凉剂
裔萼(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我写《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史》的时候,并不知道有刘振夏这样一位画家,因为他沉潜得太深了,没有把他写入书里,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作为研究者,我给刘振夏老师提一点小小的“意见”:您的艺术历程、艺术实践绝对是一个个案,很难提倡,很难复制和模仿。您这种寂寞、沉潜、以艺术为修行的执著精神,的确给当代浮躁的画坛注入了清凉剂。当代很多画家的行动号角是拍卖槌的起落,已经完全不是艺术行为了,刘老师的艺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警示。
确实被他的艺术感动
邵大箴(中央美院教授)
刘振夏先生画的不是很当前的人物形象,但是在画里所表达的那种精神、那种神情、那种形象是有生命力的。我看过很多名家名作,看了以后却不激动,但是看了刘振夏的画,那么鲜活、生动,我确实被他的艺术感动了。
人物画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水墨画和油画比较,在形象的感染力上是有差距的。用写实的水墨画来表现现代人物,从徐悲鸿、蒋兆和一直到黄胄、周思聪、刘国辉,这条路还没走完,还没走到极致。这条人物画的道路就是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用中国画的语言把中国的人物画达到极致。刘振夏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取得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都说他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画得好,我觉得他还在走这条路,当然不反对其他的探索。现在的探索思路更开阔了,但是这条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刘振夏的经历和艺术道路很坎坷,多年来矢志不移,非常用功,我们也祝贺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根据发言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