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纵横传统而出新,上下求索以求险
■蔡力武
中国花鸟画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独一无二的样式。在其发展史上,工笔和写意两种矛盾互补的形式交相辉映,或野逸朴拙,或艳丽富贵;一如中国文化的核心,太极两仪,变化无穷幻象万千。
徐文长、陈白阳、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是写意花鸟画发展史上的五座高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作画厚重古朴,别开生面;又大笔如椽,静玄内美,在风格上标新立异,玉树临风。
玉生聪明绝顶,取法高古,传统花鸟画的题材皆烂熟于心,紫藤、荷花、芭蕉、兰竹……无不信手拈来。但他最得意的是画葫芦,熟悉花鸟画史的人知道,吴昌硕、齐白石是千年花鸟画中最擅长画葫芦的,也是画得最精彩的。玉生浸淫传统,知难而上。他画的葫芦野藤缠绕,狂野奔放,篆草下笔,潇洒大气;如银河泄海,巨石崩江,在张力上已经越过古人。而宿墨渴笔藤蔓中的葫芦,金光耀眼,金墨互映,在视觉效果中夺人神魄。历代画葫芦名家不少,均是偶尔为之,而玉生学有专攻,纵横传统,赋予葫芦绝代风华,一如东坡之竹,文长葡萄,终成绝学,实属不易。
历史总是前行的,玉生紧握着历史的脉搏,他选择到浙江求学,在近现代写意花鸟画史上,浙江代不绝人。潘天寿、吴茀之、张立辰、姜宝林、卢坤峰、何水法……还有偶戏花鸟画的大师黄宾虹、曾宓。难得可贵的是浙派名家风格各异,面貌独得。玉生广采博学,一一师之,在他的花鸟画中,融入了各家心法。他的一些纯水墨写意花鸟面,就把新浙派风格中最精髓的宿墨法用入他的花鸟画中,这种技法,山水以曾宓用得最纯,人物是吴山明用得最熟,花鸟是玉生用得最灵,因此玉生此类画荒寒超尘、冷峭高古,此也体现出玉生的好学、善学、活学。花鸟画意境是“求静”,气韵是“求动”,动静结合,才能让画面气脉灵动,格高趣雅。玉生在画面的布置上,除对中国画传统的笔墨进行解构和再创的同时,也在画面上经营着自己的个人风格。既突出韵来结合时代,淡彩、淡墨、水滋墨润;又着重突出笔来,穿插无间,使画面处处生机,线线有情;玉生的智慧才情,轻轻地映在花中,淡淡地留在纸上。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花鸟画是文化心灵和艺术才情的寄托,玉生的画纵横传统,放墨心灵,取舍得体;而玉生在技艺上,上下求索,独出机杼,在前人的基础有所跃升,又拉开了与同代人的距离。
大写意花鸟画是最能体现人的思想和境界的。一手纵横传统,一手深入生活,观察时代,完善笔墨,玉生一步步走得坚实。
古花已见古人醉,今花犹见令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