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书法周刊

文章导航

光明生广大

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手札展

  “当150件弘一法师墨迹布满浙江美术馆二层展厅,整个美术馆顿时充满肃穆、庄严、静寂之象;当10位杭高学子深情地唱起《送别》,眼前仿佛看到70年前李叔同辞别红尘出家虎跑的身影。一切如梦幻露电,唯有艺术永存,精神永恒。

  2012年10月10日于弘一法师手迹展开幕式上。”

  这是杭州环境集团董事长、杭州市书协主席团成员卢俊当天发给记者的一则短信。出于对弘一法师的敬仰,第二天中午,观众相对最少的时候,记者来到了浙江美术馆拜瞻“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手札展”,展厅之氛围,恰如弘一法师对自己书法评价所言:“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这样的氛围才适合欣赏弘一法师的墨宝,才能聆听弘一法师的心迹。据碰到的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斯舜威讲,上午王冬龄刚到馆里创作了一件大幅书法作品,内容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王冬龄也观看了弘一法师的东西,再下笔的时候多了“几分清平之调”。弘一法师小尺寸的手札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书法的内蕴却远远超越了“假、大、空”的功利主义书法时潮,让人感到明代张岱“繁华靡丽,过眼皆空,总成一梦”的预言何其真切。“遗世再无二,慈航戒净难。光明生广大,一墨一惊叹!”“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百年人物一高僧的弘一法师的大爱情怀,今天读来,依然字字玑珠,叹喟不已。

  10月1日开始,“中国城市名片杭州篇”在纽约时报广场新华社租用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主题背景音乐就是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文情怀、宗教情怀具在悠扬的旋律中,绝大多数欣赏者难以真正进入弘一法师“廓而亡言”的“悲欣交集”,但只要崇仰弘一法师的情结在,暂时的“隔爱”又有什么关系?弘一法师书法展不吸引媒体关注、不吸引“叶公好龙”者的关注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把弘一法师的书法与他的人生轨迹、精神世界分裂孤立对待,则弘一法师的书法还是现在的模样么弘一法师生前再三强调的“先器识后文艺”难道不是今天更需要张扬呼吁的?如果书法家仅仅依靠单纯的书写技巧就能抵达大师的高度,中国书法史就会跟着改变方向,那是可能的吗?即使目前国内顶尖现代派书法从事者,没有一个是缺乏思想、缺乏修养、缺乏灵魂的碰撞的。

  弘一法师书法的灵魂在哪里?在宗教,那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高僧写不出弘一法师的“佛书”?在技巧,那为什么遁入空门的弘一法师“单一”的书法体格、书写行为却能制造那样清凉眼睛的“弘一体”?而且,凡受弘一法师影响的学生,德艺双馨皆得硕果,哪怕是隐姓埋名亦得好评,其中道道,大有研究。

  向弘一法师学什么?弘一法师致其学生刘质平居士的一封信札透得消息:“勿心浮气躁,学稍有得,即深自矜夸;或学而不进(此种境界他日有之),即生厌烦心;或抱悲观,皆不可。必须心平气定,不急进,不间断,日久自有适当之成绩。”

  当晚,喜欢书法的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赢得诺贝乐文学奖,而“莫言”的弘一法师在杭州“天心月圆”,朗照“大智之境界”,岂巧合哉!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18 光明生广大 2012-10-20 2757608 2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