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滔天 豪情万丈
■刘大为
方寸之间,卷起滔天巨浪;心潮澎湃,顿生万丈豪情。
周智慧的大海作品,水墨酣畅淋漓,气贯长虹。海的壮丽、海的魂魄、海的情怀、海的多姿多彩和变幻莫测,溶入丹青水墨倾泻而出。难以驾驭的大海,到周智慧笔下却悠然如此从容。原来,大海是他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大海寄托了他人生的梦想和追求,他之所以能画出海的壮丽、海的魂魄、海的情怀就不足为奇了。
周智慧出生在洞庭湖畔,800里洞庭美景和瑰丽醇厚的南国文化孕育了他的灵气。入伍后,他成为一名海军战士,驰聘在万里海疆。这段海军生涯正逢自己的青春年华,也是他人生的蜕变期。他与海拼博斗争,领略了海的博大深邃和壮丽雄伟,他挑战自己的极限,体会到人生价值和生命力量。这段特殊的经历,铸造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广阔的胸襟,也成就了他的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大海画家。
之后,他潜心研磨中国传统书画以及西洋油画。先后两次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油画系进修学习,认真研究了从顾恺之到近代山水名家的笔墨气质、造型风格,也认真研究了西洋画家透纳、约翰罗宾逊、埃瓦佐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在他看来,古人的笔情墨趣很难表现他心中大海的形神气度,油画又缺少“水”的味道,毕竟中国画家对水与墨是有着特殊的情感。他的画海情结始终伴随着他的艺术探索,石涛的“无法乃为至法”开启了他不囿于古法的决心,凭借大海给予的力量和勇气终于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画海之路。
40多年来,他行程几十万海里,渤海、北海、东海、南海、世界各大海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走遍3600多个岛屿,画速写300多本,创作大海作品1000多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办大海画展60余次。他收集了大量的海洋资料,积累了深厚的海洋文化。他笔下的大海已成为他胸中的大海,海的神韵在笔墨纵横间驰聘。他的皴擦点染,墨色交融,相得益彰;点水滴墨暗合造型之妙,真可谓得意而不忘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和执着实践,终于创造出了他自己独特的“海派风格”。他的大海画,白色浪花哪怕是极为细小的白浪,均为创作时的留白,这在国画技法中堪称绝技。他笔势恢宏,却画法精微,这使得他的画中,每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幅大海都有独特的意境。明代祝允明说:“绘画不难于形似,而难于得意,意者在赤黄黑白之外。”周智慧的画“形”、“意”兼胜,他笔下的《惊涛拍岸》,深碧的海水涌起层层叠叠的怒浪,风雨欲来时的海岸被似乎有感知的潮水拥抱,细腻真实而气势恢宏。《白浪滔天》则展现一望无边的大海,翻腾着银色的波涛,乳白色的海鸥,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他笔下的海或碧波万顷,或激浪排空,或金波荡漾,或排山倒海……意境高雅、用色大胆、形神兼备,大海的宽阔之美、雄浑之美、壮丽之美、变幻之美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似乎被赋予了生命。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生命,而艺术则是中国人在更高层次上展开自己生命的载体。以生命拥抱生命,以生命开拓生命,以生命超越生命蕴含着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生生不息”的浓厚人文精神。周智慧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海的奔腾与他的血脉相连,他的心胸已纳百川。他形容自己是傻、痴、疯。傻,心无旁鹜,不计得失,一心为画;痴是不知饥饱,痴迷于画中;疯是只要拿起画笔,不计晨昏。他沉浸在自己的海洋世界里,不断开拓和超越自己的人生境界。他崇尚大境界、大美术、大语言,他把大海的博大与壮美发挥到了极致。站在他的画前,你会感到宇宙的无限,大海的神奇;你会感受到一种涌动的热情和博爱;你会豁然开朗,思绪万千,犹如大海奏出的蓝色交响曲,给人类留下美好,让世界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