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书法
■马少青
马少青,甘肃积石山人,保安族。幼时承积石山黄土气息滋养,得黄河水奔腾气势砥砺,成就了今日性格。父母所赐之名,巧合了年轻时节一段人生经历,曾供职于共青团甘肃省委、省青联。步入壮岁,年龄不再“少青”,转行至省侨联、民委、文化厅等部门任职。现落脚文联。
近年因工作之需,奔行于书苑画廊,结交于艺坛名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耳之所濡,目之所染,渐渐涵养出一点翰墨习气。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自嘲为“近墨”之人。天赐福缘,晚岁得此美差,求师求教便利,何不趁此良辰,练一练毛笔字呢?此举于朋友可增加交流话题,于自身可修身养性得书法审美之趣,还可以不当外行冒充内行于工作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于是广结书友,观字看画,悉心揣摩,博览巧学。有时心热手痒,禁不住捉笔上阵,腕下笔飞墨舞,脸上眉飞色舞,其间自娱自得自乐之趣,难以为外人道。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这一句花儿唱得好,恰似我习字写照。情之所钟,爱之所至,真个是不写“由不得自家”。书法于我乃多年宿缘,早岁在积石山任教之时,即悉心临帖,耗纸无数,尤重古人王羲之之《圣教序》和近人于右任之行草,及后练笔临池,持续多年。我之习字,拉开架式执笔者少,随兴挥洒者多,8尺大幅虽有,但不及尺幅手札称心,有时乃就手头便利,或书衣,或信皮,均是寄兴写意良材。虽爱好近于痴迷,然毕竟尚属“业余”,自知对于高深之书艺,只能算初入门径。
为求自勉与精进,今不揣浅陋,将自视尚还入眼的十数幅习作集于此,权当学生作业,芹献于贤达,求教于师门,问道于方家。无论耆老新锐,无论教正哂斥,少青均当沐面洗耳,恭聆惠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