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时代的骄傲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朱屺瞻(1892-1996)是我国20世纪美术史上有重要贡献和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融合中西,油画、国画均有很深造诣,并在国画领域自立门户,别开生面,成为一代宗师。
朱屺瞻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临摹古画。中年时期两次负笈东瀛,学习和研究油画,但他一直情系国画,坚持在两个领域内进行创作。上世纪50年代,他把自己的精力主要用于中国画创作,花鸟、山水均佳,尤擅长兰、梅、竹、石。由于他在海派基础上广泛研究各家之长和从中吸收营养,又深入观察自然,学传统而不拘于成规,敢于探索和创新,终于形成个性鲜明的风格面貌。由于朱屺瞻是中国以至世界绘画史上少有的长寿艺术家,晚年作品更承载了他丰厚的人生体验和艺术修养,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备受人们的赞赏。
朱屺瞻的油画造型功底深厚,在吸收了印象派、后印象派和表现派技巧的基础上,渗入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讲究笔触和肌理美感,色调丰富、浑厚,气势宏大,意境开阔,早在30年代即受到艺坛的关注。他在学习和研究油画艺术的过程中,始终有传统中国画作参照、作比较。他早年特别喜爱塞尚、凡高和马蒂斯的艺术,因为在这些现代艺术大师作品中,他感受到与中国艺术相通的神韵和情趣。而这种神韵和情趣的造成,在于绘画形式语言本身,如他看重凡高的线条、塞尚的块面和马蒂斯色彩的内在气质和传达出的文化意味,而非绘画的题材内容。他在比较中认识到西画中的点、线、面的造型与空间构成,不同于中国画笔墨在平面上的勾、勒、点、擦、皴、染,但其中蕴涵的审美旨趣彼此相通。他敏感地发现,欧洲印象派及早期现代派绘画从包括中国画在内的东方艺术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养分。总之,西方现代艺术家们的革新勇气和他们在形式语言现代感方面的追求,无疑对朱屺瞻的中国画创新有所启发和帮助。正如他说:“我学西画30多年,动机不限于好奇,目的是求中西法的汇合。”
但是,朱屺瞻之所以能在中国画领域纵横驰骋并获得巨大成就,还主要得益于他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热爱艺术的博大胸襟,得益于他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他对国画的深刻理解。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胸怀和知识储备,他才能深入领会西画的奥妙和得心应手地将其有用元素运用到中国画的创造之中。例如,他心中铭记着的早年国学家唐文治“习字作画,点画皆须着力,切忌浮滑”的教诲,使他青年时期就初步确立了品评绘画的标准。他用此标准去观察西画各家,必然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他也很自然地将优秀西画家重视语言力度的经验融化在自己的中国画的创造之中了。
以线为基本元素的中国画创造,要达到应有的高度,艺术家必须要有深厚的书法修养。朱屺瞻早年打下了颜真卿书体的坚实功底,继而学魏碑,转而习米襄阳,再回过头来参合颜体,终于形成酣畅而雄健、沉稳而活泼的书法风格,这对他中国画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他在《癖斯居画谭》里说:“多年来,余总以‘独’、‘力’、‘简’3字自求。”所谓“独”,即特立独行,忠于自己的个性,不依门户;所谓“力”,既是作画的凝神静气和奋笔挥洒的力度,更是一种出自内心的感情倾注即“心力”的表现;所谓“简”,即语言的精炼和高度的艺术概括。他的“独、力、简”艺术风格,是他在艺术上广采博纳和对艺术创造规律深刻领悟的结果。他远师石涛、八大、徐青藤,近取齐白石、吴昌硕,但善于融汇各家而不留痕迹,主张各种技巧都可灵活运用,不拘于一法,重在表现自己的真切感受。他的许多见解看似技法问题,实质涉及到绘画的创造原理,如“笔整无画,要邋遢三分”;又说落笔时最忌拘谨,“一须不见有笔,二须浑忘有法,然后才能自在自如”,便是道出了作画时不要立刻求尽善尽美,可以从“破坏”着手,再求“完美”,从“乱”中求“齐”、求“和谐”,从而不落前人窠穴;又如他说他画画是“白相相,瞎搨搨”,便说出了艺术家作画时需要犹如游戏般的自由心境。诚然,绘画创作是严肃的艺术劳动,但对艺术家来说,它的创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悦,而不应该有任何心理挂碍。尤其是中国画,情感诉诸于笔墨和色彩,是作者心灵世界的自然流露,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造作,也不需有任何外在压力。可是有一段时期,由于我们过分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艺术家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意识形态包袱,思想不解放,行动拘谨,不敢充分发挥艺术个性。在这种情况下,朱屺瞻敢于打破禁忌,提倡大家以自由的审美心境面对艺术创作,无疑具有反潮流精神,并以自己的言论与实践,对艺术同行们起了示范作用。
朱屺瞻在色彩上营造的新境,是对现代中国画的另一重要贡献。在处理笔力与色彩的关系上,他善于用浓重的色彩如重绿、大青、浅绛、繁紫与老练的笔线、笔触相结合,组成色墨交相辉映的画面。他有时先涂大块色,再勾线条,有时先勾线条,后加色块,有时两种方法混合采用。总之,他的作品色调强烈而鲜丽,浑厚而丰富,含蓄而大气,充分发挥了墨与色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朱屺瞻是写意大家,他的花卉、山水,有形在,但不求形似,而求神韵,求精神。他用笔近书法,意境近音乐,全在笔墨与色彩的轻重、虚实、浓淡中表现节奏与韵律,在静与动中寻找平衡,反映出他书法、音乐、舞蹈的全面艺术修养。
朱屺瞻是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热心于美术教育,并有远大的抱负。早在1928年,他便与王济远、江小鹣等创办了“艺苑绘画研究所”,力倡开展艺术研究和不搞门户之见的治学主张,受到蔡元培先生的重视。不久,他又被上海新华艺专邀请出任校董兼教授,并担任该校研究班指导教师。他于1933年先后组织“洋画实习研究所”和“新华艺专绘画研究所”。他一生培养了不少优秀的绘画人材,至于受他艺术主张和创新勇气影响的艺术家,更是不计其数。
朱屺瞻充满人文精神和具有高深境界的艺术创造,不仅丰富了我国艺术宝库,而且也在20世纪世界绘画史上占有自己独特的位置,他是我们民族和时代的骄傲。
(朱屺瞻艺术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