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
高级创作研究班(2010—2012年)毕业展综述
时值冬日,京城户外已然寒冷,但11月20日上午10时许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多功能展厅内人潮涌动,数百名嘉宾或三五倾谈、或握手寒暄,或在展厅仰观近察四壁的水墨丹青,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情。因为此际,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创作高研班(2010至2012年届)47位学员将在此举办隆重的毕业作品汇报展典礼。在典礼举办之前,国内部分美术界专家邵大箴、孙景波、胡勃、梅墨生、胡宝利、高卉民、于光华、刘彦湖、丘挺、任惠中、刘泉义、刘海勇等先生相继来到展厅向张立辰先生及师生表示祝贺,域外澳大利亚及国内辽宁东港、浙江雁荡、山东枣庄等地给予该班大力支持的政商界友人更是远道莅临真诚祝福。展厅门外南北墙面以图片形式展现了该班两年来所受南北美术界、学术界专家的授课图文,可谓全面丰富;展厅内素雅简静,环陈的150余幅或大写、工致或花鸟、山水、书法等佳作,既有清新醇雅之小品,亦有质朴憨拙酣畅淋漓的巨制,创作主题或紧扣时代,或藉笔墨发抒性灵,既有生动鲜活的写生创作,也有古意逼人的问古寻宗。作品纷呈异彩,惹人流连。学员们更是藉此大好时机不时向诸位专家教授继续请益,展厅内满溢着浓浓的师友之情。
随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院党委书记高洪先生、副院长徐冰先生、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先生步入展场,毕业汇报展典礼正式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创作研究班班主任岳黔山副教授的主持下,潘公凯院长、邵大箴教授、唐勇力院长、张立辰先生相继登台对该班开设的缘由、教学特色以及此展的意义都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岳黔山先生首先介绍了张立辰先生筹划该班的教学及相关情况,他指出:张立辰先生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卓有成就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仅在中国画创作与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更是在中国画教学上为当代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十几年来张先生不断以“中国精神”、“中国画写意精神”为题在中央美术学院招收了数届博士生课程班和两年制高级创作研究班,目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专题教学结合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等学历教育重建中国画的教学体系和系统整理中国画理法规律,从而实现和发展潘天寿先生首倡的“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学术主张,也同时证明中国画是可以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实现它向现代转型的,“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
基于这样的宏愿,张先生不仅以一生的心力从事中国画创作,更是通过丰富的中国画论、理法的深入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中国画笔墨结构论”、“中国画黑白韬略论”等深刻的中国画学思想和理论创新。因此该班的教学方案,均从中国画发展的规律为绳,“以传统为本,兼容并蓄,鼓励创新”为总方针,在教学中主要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加强学员的艺术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综合修养;二是强化绘画“技、道”的训练,在中国画基本功上全面回炉补课,强调“中国功夫”。在中国美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方面延请了一批中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史学者及画家如潘公凯、薛永年、邵大箴、何家英、张道兴、姜宝林、刘曦林、郭石夫、王迎春、高建平、梅墨生等先生为学员授课,所授内容包括中国画史、画论、中国哲学、美学、金石书法、诗词题跋、京剧等相关知识,而在中国写意画艺术本体研究方面,主要由导师张立辰先生授课,从中国画的文化艺术观念和立场,从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涵以及具体的画理、画法、笔墨结构、构图、取势、布白、开合并结合临摹、写生、创作方法直到解读历代大师的经典绘画作品等,全面传授他近半个世纪以来积淀下来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经验,并亲作示范,同时系统周密地安排绘画功技训练课程,授业传道,解其不传之秘;不少专业课程主要以中央美术学院中青年教授、副教授和离退休老教授担任。充分发挥了导师团队精神,形成了一个强大而全面的教学阵容。
除此系统的教学之外,该班还不惜人力物力,在张立辰先生夫妇及导师团队周密安排下,在得到中国美术学院许江、王赞院长,中国美院研究生处处长毛建波先生、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尉晓榕、韩璐、张谷旻等先生以及张立辰先生的博士刘海勇等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3月下旬百余位师生南下苏、杭举行了“访师问学,求是得真”活动。邀请了浙江、上海两地65位知名专家学者如舒传曦、章祖安、朱颖人、童中焘、卢坤峰、孔仲起、吴山明、金鉴才、卢辅圣等先生围绕“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中国画创作与个性、时代性的关系”、“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等主题为学员们讲授他们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同时还以影像高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让许多老中青三代优秀书画家如曾宓、吴山明、卓鹤君、马其宽、徐家昌、叶尚青、吴永良、马世晓、王冬龄、尉晓榕、张谷旻、刘文洁、白砥、何士杨、赵跃鹏等老师现场讲解并作笔墨示范,给在场学员们带来了此生无以复制的、珍贵的学习机会,该活动也由此引发了中国画坛的广泛关注。这种系统的中国画理法教育以及传统书院式“游于艺”教学安排无疑对开阔学员胸襟、增长学员识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之所以要以这样丰富而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弘扬“写意精神”,正如该展展厅的序言中写道的:日益强大之中国,愈加重视国家文化之软实力,而所谓“软实力”者,可以贡献于世界之“中国创造”的中国文化也。而张先生所倡导的“写意精神”即是中国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之一。正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张立辰先生近年来一直呼吁和倡导的“中国画的发展应当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谈发展”以及“潘天寿先生的‘中西绘画拉开距离’论是中国画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等重要的中国画学思想。
在开幕庆典的嘉宾致辞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特别指出:张立辰先生不断以“写意精神”为主题进行高级研究教学,将其作为中国画继承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去研究,其自身也是在几十年的创作中研究该题,其意义非常重大。潘院长说:中国画作为一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画种,也作为中国文化颇具代表性的画种,如何在当代社会情景当中,去实现它的继承、弘扬和现代转型,值得中国画研究者深入思考。中国画这一门画种,在全中国的美术领域当中,当前它所面临的问题和所要完成的目标,其实是特别困难、复杂,也是特别具有学术性的课题。在造型艺术的各种门类即“国油版雕”中,中国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复杂,因为其他几门造型艺术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外来艺术,我们的学习路子也基本上是跟着西方的步子在走,只有中国画艺术是中国所特有的,尽管在日本、韩国等国也有一些人在研究中国画,但中国画研究的大本营还是在中国,所以中国画的发展研究只有中国人自己来做。中国画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现代化的问题,也要面临如何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百年来这些问题都在不间断地争论,充分说明它的复杂性。而张老师在中国画教学方面的观点十分明确,教学主张非常鲜明,像他这么大的年纪还在不断为中国画的发展做着研究和教学,让我感到非常钦佩和敬重。
潘院长衷心希望通过张先生这样的专题性的高研班教学形式,对中国画尤其是写意水墨的发展,能起到更大的、更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曾多次给写意高研班授课的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也对该班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这个班不仅在教学课程设计上非常的合理和周密,同时对该班学员积极参与学习的气氛十分赞赏,认为该班学员在参与课堂讨论、发表意见方面十分活跃,且有独见。
邵先生在仔细观看了同学们的毕业展作品后认为同刚入学的作品相比较,取得了飞跃的进步。这个进步体现在对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熟练掌握。邵先生指出:无论是中国画教学还是西画教学,都需要经历“学古人”、“师造化”、“学老师”这样一种过程,通过这个班学员的作品展示,能够看到学员在虚心地向古人、自然、自己的老师学习。但是,任何艺术的学习最终需要在向古人学习时,又能出古,向自然学习,又不能离自然太近,向老师学习,也不能太靠近老师。邵先生觉得在展出的作品中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苗头,并相信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如何找到自己的艺术个性方面做出更好努力。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领导,唐勇力院长自然也对张先生10余年来所举办的以中国画“写意精神”为专题形式的高层次教学活动表示了由衷的敬意。他指出:张立辰先生作为中国画学院的资深老教授、学科领军人物,在中国画创作和教学上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历程,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坛中,影响非常突出。特别是他在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上,孜孜不倦地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此届展出的高研班学员作品,可以代表当代中青年写意花鸟画家的发展倾向。
唐院长还由这个班的教学模式引申开来,谈到:中国花鸟画教学在整个中国画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很多,尤其是写意花鸟画教学,更是存在着如何现代化转型的问题,但张立辰先生本着其导师潘天寿的教学思想更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模式,对中国画学院的花鸟画教学是一种很大的推动,也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坚持传统,兼容并蓄,在传统基础上融合西方艺术,从而使中国画学院的教学走上更高的台阶。
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胡勃先生在仔细观看了高研班毕业汇报展的展出作品后表示很受鼓舞,他说:这个展览的作品水平很高,从展出的作品看,画风比较奔放,确实体现出了大写意花鸟画的特点,无论从笔墨功夫还是章法经营以及作品表达出的意境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同时认为张先生办学强调“中国画写意精神”这一宗旨,抓住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核和实质,并认为张先生广延名师、引领学员游学南北以开阔学员识见和胸襟的教学方式十分值得当代中国画教学者学习和借鉴。胡勃先生还对高研班的某些同学提出了由衷建议,认为学员的作品还带有明显的名家影子,如吴昌硕、齐白石乃至张立辰先生的影子。他觉得作为写意画高级创作研究班的学员作品,应该展现出既有时代又有个人情趣风格的作品。所以认为该班学员在笔墨个性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简洁、庄重、温暖的毕业展典礼仪式上,学员代表杨长喜真诚感谢了两年来给予这个班各方支持的院领导、导师以及其他友人无私的援助,正因为该班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才使得学员们对中国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身上所肩负的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责任。并庄严承诺,这个班虽然结束了两年的学业,但在今后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依然是张立辰先生永不毕业的学生,会站稳中国画的文化立场,为中国画的当代性发展做出努力。
正如张立辰先生在答谢词中所说:开办“中国画写意精神”为题的高级研究班,实际是作为当今高等美术院校学历教育的一个补充,因为这样的高级研究班没有外语的挡道,比较强调学生在文化理论和文学诗词、金石书画等方面的综合修养,这对于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艺术感悟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又能比较系统地整理中国画学体系,为中国画的当代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学理基础。
事实证明,张立辰先生在10余年来以“中国精神”、“中国画写意精神”为主题的两年制高级创作研究班经过了三届的教学实践之后,其作用日渐呈现。首先,张先生所倡导的“写意精神”已在美术界深入人心;其次,张先生强调的以中国文化立场为本的中国画理法教学体系基本建成;第三,张先生的弟子们在中国写意画研究与创作领域渐有所得,且越来越多地影响到更多的中国画学习者。这无疑是具有崇高中国文化使命、中国绘画使命的美术家、美术教育者所乐见的。
当年逾七旬的张立辰先生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向学员们致毕业祝辞时说:不管今日取得何种成绩,你们都应当戒骄戒躁,时刻保持十年磨一剑的隐忍之力,勤修苦学。只有这样,中国画的未来才有可能真正落到你们肩上。我想张先生这样的寄语既是满含信心的期望,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
2012年11月26日唐书安写于京东守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