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副刊

三重境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了参禅的三重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禅境亦艺境,此禅常被用于谈艺。1933年12月8日,林语堂在上海某大学演讲《关于读书之意见》时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忘无可忘,得无所得,此悟实则参禅三重境于人生之对应,此禅也可用于谈人。

  据此,禅宗另有三境界说。“道之三曰,自己悟。一曰: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二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三曰:万古长空,一朝风流。”

  1942年10月6日,弘一法师完全断食,只饮开水,仍勉强给人写字。10日下午,他勉强起来,写“悲欣交集”4字,交给侍疾僧妙莲,法师西逝。此前他早已写好致夏丏尊的遗书:丏尊居士文席:朽人已于月日迁化,曾赋二偈,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谨达不宣。音启。遗书的月日,都空着,他示寂后,由侍疾僧补填。

  弘一法师圆寂,丰子恺悲痛之余,怅然若失,继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艺术家之最高境界,实与宗教相近。艺术之情景交融,与宗教之诸相非相,实止差一步耳。故所谓格律诗、山水画之属,绝非雕虫之技,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吾脚力甚小,故不能随法师更上层楼,惟斤斤于小技,但可攀其栏杆作一窥视,深自惭愧云耳。”

  由禅境而俗境,王昌龄《诗格》归纳写诗三重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严羽《沧浪诗话》提出学诗三重境:“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严羽之后,清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推出了学问三重境:“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孙过庭论学书三境界:“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郑板桥论画竹三境界:“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岂止参禅、诗词、学问、书法才有三重境,境界又岂止三重。所有的境界皆自起始,又回到起始;自原态,又回到原态;自无为,又回到无为;自婴啼,又回到婴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日处虚空,清净至无,一切不妨,起心即妄,何也?


美术报 副刊 00017 三重境 2012-12-22 2797736 2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