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开创新境
■陈传席
古今绘画,有两点最值得称道,其一是有突出的风格,其二是有特收起别的趣味,风格的成熟才能称为画家,否则便不能称为画家。但也有的画虽有突出的风格,可是味儿不足。时下后一种画较多。画者想了很多怪点子,力求其画和别人不同,但因缺乏功底,看上去却索然无味。沈明权的山水画既有突出的风格,又有特别的趣味,格外难得。在当今画坛人才辈出之时,沈明权如异军突起,又卓然独立。帜树东南,享誉海内外。观其画,知其人,他的成功给人的启发非止一端,限于篇幅,这里仅谈沈明权作品传统和新境的一个题。能从传统中开创新境并非易事。时下的中国山水画,大体上可分3大类,一是完全学传统,学古人的传统或当代名家的传统,有人拜了名师,北方李可染派的画家则步趋李可染,南方陆俨少派则步趋陆俨少,南京傅抱石派则步趋傅抱石,基本上没出其师法门,有的少有“新意”,实则是学而不像的结果,有的学古人,完全似古人,这一部分画家笔底功力很好,但缺乏新意更谈不上新境。二是新派,有人自称前卫派或现代派,他们基本上从西方取得一些表现方法,或用西方人的思想意识对待中国画,西方画有西方的文化基础,中国画有中国的文化基础,犹如莲花根在水里,夏日开放,梅花根在土石中,冬日开放,两者结合或统一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借鉴当是另一回事,但借鉴必须在自己的根扎稳之后,方能谈借鉴。否则只能算萍水相逢,不可能有结果。三是学一点中国的笔墨,但没有深入,仅得皮毛,就忙着变化,有人能变出一点花样,但终究浅薄,难以耐看。
沈明权则异于以上三者,他在名师陆俨少指导下,刻苦学习传统,从五代到宋元明清的大书画家,他都认真深入地学习过。而后,又学陆俨少,名师出高徒,同是临摹古画学习传统,他在一代大家而且以传统功力称誉于世的大画家陆俨少的指教下学习,又是不同。据他自己和他的朋友总结,有陆师时时指引,他花10年时间的收益,是别人50年所不能达到的,有的是别人终生不能达到的。但沈明权却没有停留在古人的传统和其师的传统上,他只是利用了他学习的传统笔墨功力,创出了新境界和新意趣。
学画的人很少有人不想创出自己的新境和新意,但能实现者太少,《文心》有云:“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学是一方面,能又是一方面,很多人刻苦学习到了古人的传统或老师的传统,但只能停留在传统上,这叫有学无能或叫有学无才。“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沈明权从小爱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向往桃花源胜境和悠闲生活,加上江南风光,青山绿水,时时启发他,新境画意在他胸中勃勃而起。一旦有学(即学到的深厚的传统笔意),他就利用它再现胸中的新意。他的画就肯定不同流俗,事实正是如此。
沈明权的画如一峰突起,不与众峰平;如一帜独标,不与众色同。引人注目,引人入胜。近几年来,国内同行称许不已,前辈画家学者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著名鉴定家杨任恺先生给他题字云“从传统中出新境,令人耳目一新”最能道出其中精神,在海外,收藏家、学者、画家特重个人风格和标新立异,因而,沈明权的画在海外享誉更高。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的书画拍卖中,他的画赢得买家的钟爱,新加坡收藏家因欣赏他的画风独特,还为他出了画集和台历,多次邀请他去新加坡开办个人画展。
喜新厌旧,人之常情,沈明权的画境新意新而无旧态和陈气,这是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新中有传统功力,这就是不浅薄,能耐人寻味,百看不厌,这是他的画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又能得到专家称许的原因之一。
从传统中开创新境,是沈明权成功的基础,也是他的画的特色。新境已开,桃花潭水、柳暗花明,还要继续走下去,沈明权基础好,知识广博,功力扎实,人又刻苦,继续努力下去,他必能到达更高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