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画不被评下去
还得碰运气
■范美俊(四川 成都)
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姚思敏女士近年开始担任某些画展的评委。2012年11月24日《中国书画报》刊登了她的“小议”《好画是评不下去的》。看后有些感触,也说几句。
好画能否被评下去,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好画?再是好画怎样不被评下去?前一个问题关于好画的标准,后一个问题则关乎公平与正义。
先说第一个问题,好画的标准。其实,这是一个永远也无法通过讨论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书画理论界发起了好作品的标准以及中国气派等问题的讨论。会有结果吗?能有结果吗?在当下多元复杂的文艺环境中,会有一个书画家普遍接受的打有“GB”(国家标准)字样的文本结果吗?在30年多年前的一些时间段,好画并不难评:一是政治标准,再是艺术标准。政治标准按照当时的主流走就行,而艺术标准也好办,有不少“高大全、红光亮”的“样板戏”为参考,越靠近这些样板就越好。当时画坛批判的“毒草”,如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潘天寿等人的“黑画”,按照现在的标准都是好画,过去被压迫的画风与画家在多年以后终于可以抬头做人了。就文艺而已,西谚有“趣味无可争辩”之说,中国则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论。因此,好画只能是相对的,只能在同样的题材、构图、画风等很多相对趋同的条件下,才能分出水平的高下。
再是好画怎样不被评下去、关乎公平正义的问题。如前,好画的标准是相对的,即便是好画,评上还是落选都很正常。可以说,只要有评选就难免有争议,有纯粹学术性的争议,自然也有因人的关乎公平正义的争议。1980年10月,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参加四川省青年美展就差点被枪毙,因为稍早些绘画中的农民,根本不是画中这样有着“伤痕”感的苦难形象。画家和评委都顶着相当大的压力,加了支圆珠笔才送京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如果在四川没有古月的改名建议与加圆珠笔的妥协;如果北京的评委中没有吴冠中的力挺;如果评选不是破天荒的由观众投票;如果当时的文艺环境不宽松,油画《父亲》要想获得第二届青年美展的一等奖,估计相当难。因为,技法或主题都具有当时审美标准的作品并不少,如广廷渤的《钢水·汗水》。因此,当罗中立通过大喇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他的作品获金奖的消息,那种“十年辛苦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扬”的兴奋,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象的。据说,后来他竟花了近30元钱请同学吃饭,这可相当于一个公务员一月的工资啊。大家都清楚,现在的画展关涉画家诸多的现实利益,最直接的就是关于市场的画价。只要是圈内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评选黑幕。我曾与某策展人聚会,他邀我参加由他策划的某大型展览,如果自己的水平不是太烂应该是选不下去的,如果不认识人仅有点水平则难说,甚至是一个相当随便的理由就把你打发了。我还记得20年前的一件事,不是参加画展而是考大学,我上了某师范专科学校的线未被录取,原因竟是身高差1厘米。有如此违反国家政策的硬伤,还有什么话说呢?只有如刘欢的歌那样《重头再来》了。而当画家得罪了什么人,即便画得不错,一旦遇到如画展评选或其他什么评选由别人说话的时候,后果会怎样大家都懂。为此,我曾写有一篇批评文章《坑爹的展览》,载《书法》2012年第9期,批评展览中一些问题。当下的展览,有很多超出正常“内容”的东西,如东道主意识、借之盈利而且赚名声的意识,根本不是如画展主题所描绘的那样光明正大。展览虽然多如牛毛,评奖也堪称泛滥,而真正在学术上被认可的很少。这也是现在有些人不愿参展,有的画家获奖无数却不被认可的一个痼疾。
我非常尊敬姚思敏女士颇为理想地坚持标准、正义甚至是“真理”的想法,也坚信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不会永远被埋没。只不过,在目前某些不良习气甚嚣尘上的文艺环境中,坚持和追求“真理”的道路,还有些漫长。
一句话:好画不被评下去,还得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