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副刊

在《美术报》的鼓励下阅读和写作

  《美术报》20年了,我同大多数读者一样,与《美术报》同行20年,与其说同行,不如说是《美术报》培养和鼓励了我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1993年,我还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的老校园,大门外梧桐成荫,进门北面是附中,南边是工艺楼,迎面是院办留学生楼和我们的学生宿舍,中间有一排矮房,矮房与学生宿舍之间,有一个出版社的临时书报亭,卖一些美院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还有刚创办不久的《美术报》。当时的传媒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纸质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其实只有来回4个版面,但也让刚进校园不久、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了解到世界的外面还有世界,主流美术信息以外还有少量来自北京圆明园艺术村等非官方的消息。

  真正与《美术报》开始结缘是比我高一级的史论系的王平毕业分配到美术报。1996年,我刚毕业,工作尚没有稳定,与林海钟、杨庆荣、鲁利锋、丘挺等租住在西湖西面的金沙港,还没有开始画山水的王平,时常来海钟和丘挺处串门,看隔壁的我喜欢看书,就鼓励我为《美术报》写些文字,至今还收藏着第一次在《美术报》发表文章的样报,1000多字的短文《浅说一定的造型基础及专业技能》(1998年3月16日教育版),为符合要求,被编辑删成几百来字,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着实让我高兴了好几天!毕业一年后,我在浙江艺术学校美术科工作,住在松木场的学校宿舍,离体育场路的《美术报》更近了,艺校的教学还没有现在那么有压力,我时不时骑着一辆破单车到《美术报》晃荡,凑上吃饭时间还能够在报社食堂蹭顿饭吃。刚工作不久的我们,生活条件都不太好,王平住报社大楼后的宿舍没有空调,有时会在没上班的时间呆在报社办公室里,躲避杭城夏天的酷热,边翻画册边听他用略带一点桐城口音的普通话,聊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慢慢认识了报社很多朋友谢海、蔡树农、韩洪刚、阎大海、毛大姐,当然还有比我低几届的同学潘欣信。

  真正让我获益匪浅的是一次与王平的合作。2001年浙江人物画研究会举办“任伯年诞辰160周年”的活动,《美术报》“美术视点”栏目,采访吴山明先生谈“任伯年与‘浙派’人物画”,王平提前修改了我起草的访谈纲要,在吴山明先生的画室聊了两三个小时,我注意到王平的提问随话题的深入进行了调整,王平安排我整理录音初稿,至今还记得在原来宿舍所在四合院中间空地冬日的阳光里,边听录音边整理,由于没有经验,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录音,足足整理了三、五天。访谈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整版刊发后,我仔细比较了王平编辑和修改的文字,从前后次序的调整和口语化文字到书面文字的转换,让我对访谈文字的整理有了初步的经验。

  估计《美术报》的同仁看我还有工作热心,后来约我开与教学有关的专栏,栏目策划碰头时,曹工化老师开玩笑地说:“应该叫‘名作解剖台’,由当代名家动手解析,让古代名作像向人体解剖一样,呈现给读者!”我觉得这个题目很过瘾,还是王平觉得不适众,最后直接称之为“名作解析”,隔一期出一版,天南海北地约国内名手来解析传统名作。这个栏目持续了两年,又开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小栏目“新锐推荐”,每期我写推荐理由、新锐的作品图片、画家照片和简历,构成栏目的基本结构。两个栏目前后4年,到外地参加活动,直接把我当成《美术报》的王犁。

  这几年的阅读和写作,离不开《美术报》副刊的鼓励。在斯舜威老师责编副刊时,就开始向副刊投稿,知道斯舜威老师到《美术报》当总编前,已经是成名作家,对文字很挑剔;有一次他看到我写的短文《在阅读中成长》,其中描写高考前的状态“那是一个上厕所都要一起去的年龄”,肯定地说这就是对文字有感觉的描述角度,虽然只是见面一句话,但对初涉文字的我来说,真是莫大的鼓励!接着是诗人王良贵责编副刊。更是投稿频繁,每次刊发后,我都认真体会良贵对我文字和标点符号硬伤的修正;正是良贵“校书郎”般的帮助,后来有机会把文字结集成书时,一定请他帮助写前言,良贵洋洋洒洒近万言,落得高世名翻后“此书仅前言可看”的评语,还安慰说米歇尔·福科给瑞士临床病理学家雅克琳娜·韦尔道的译书写前言,也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独立成书。良贵从报社调到美院后,戴牧责编副刊,没有认识戴牧前,就在杭城一份刊物上知道,她是一位追求慢节奏的画家,偷闲的功夫在如此快节奏的传媒时代,估计只可能在相对来说少些时间限制的副刊才有发挥余地。我忍不住又发去一篇短文,不日收到她的回邮,说怎么到她编辑副刊就不投稿了,正要联系我,并在邮件中探讨了对副刊稿件的要求,因为是专业报纸,当然要与专业有关,人物可以名家写普通人或者普通人写名家,也包括名家写名家;画家写的散文随笔或者普通作者写与艺术有关的文字、史料钩沉等,也可推荐各地作者的好稿件。嘿!又碰到一位要求认真的编辑,与其说探讨,实际是对投稿者的要求。

  聊起《美术报》的同仁,当然还有潘欣信、王凯、黄俊娴等,潘欣信看我多次参加“七零后水墨”的活动,说“七零后”活动已经10年多了,可以组织一些稿件,看看大家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于是,我约了湖北美术学院史论系沈伟、国画系周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商勇,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彭莱,北京服装学院李飒等“七零后水墨”的关注者和参与者,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在欣信兄的“评论周刊”连续刊发。去年,黄俊娴调到了“美术教育”版面,在校园采访时碰到,让我也给教育版面写篇稿,于是,我写了《不要拿“四大名著”来搪塞人》,来探讨功用化时代校园阅读的贫瘠。

  20年与《美术报》同行,是它鼓励并且培养了我的阅读和写作爱好。


美术报 副刊 00018 在《美术报》的鼓励下阅读和写作 2013-01-26 2884605 2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