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美育

文章导航

中国漫画何去何从

对话中国美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刘正

  记者:此次主题为“溯洄从之——梳理与优化人文动画的生态境遇”,何为人文动画的生态境遇?如何梳理与优化?

  刘正:借用生态学观点审视中国动画的学术问题,有助于我们在研究“动画变革”时超越狭隘的地域观念或民族观念,树立动画生态意识,维护动画生态平衡,对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中国动画而言,无疑具有本源意义和未来价值。生态境遇是人文动画在当代社会危机中对中国动画的学术理想作出的积极反应,是人文动画自我保护、自我创新的内在诉求,是对世界动画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与尊重,是以人的审美理想体现人的灵魂和民族心声。

  梳理当代中国人文动画的时代精神与表达方式,优化当代中国动漫产业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探讨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文动画的文化内涵,创造中国生态型人文动画的学术高点。以动画为载体,以动画艺术、动画教育、动画产业为核心,以实践推动动画创作的学术精神为纽带,邀约全球动画界共同面对中国人文动画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寻动画领域的开放方式和发展规律,促进中外动画艺术在新时代的交融与发展。

  梳理与优化人文动画的生态境遇,一方面体现中国时代的动画思考,把人文内涵融入当代经济建设和文化研究中,达到生态型的积极意义来建构中国本土文化话语谱系;另一方面建构起精英艺术与当代社会之间的桥梁,让其思考的力量嵌入一代人的记忆,让其蕴含的文化史观影响一代人。

  记者:中国的漫画精神是什么?

  刘正:中国有着属于自己漫画精神,如明代的《一团和气图》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式幽默与讽刺的代表作品。中国式的幽默与讽刺虽然也从世俗生活中汲取素材,但总带着浓郁的“仕气”和文人式的调侃和戏谑。因此中国式的漫画不仅幽默而且隽永、富有诗意。在这方面,中国近百年来人才辈出。其中,丰子恺无疑是中国漫画的集大成者。

  记者:中国插画、动画、漫画的发展正面临着什么样的遭遇?中国漫画怎么走?

  刘正:中国插画、漫画正面临西方与日韩插漫文化全面侵蚀的强势冲击,当代漫画家不可避免受影响。所以整体上当代漫画正处在一个质变的过程,即从最开始的模仿西方,到学习传统,到当代的表现,处在这三者磨合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迫使大家回到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寻求营养。现在很多的漫画家不仅是在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回到传统,包括在内容上的回归。

  当代的漫画家应该从传统文化里面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着手介入,然后把它当代化,来重新演绎。我相信很快会出现能够代表中国漫画水平的,新一代的漫画家。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美育 00016 中国漫画何去何从 2013-05-04 美术报2013-05-0400011 2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