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行旅
“溪山行旅·十年中国画写生课题”项目概述
山水画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产物和精神所在,以其博大深邃的意境再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文化和历史的高峰,千余年来,它作为中国绘画的最大门类及其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人关照自然、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以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精神和人文气象的构建。山水画写生又是每一位画家绕不开的课题,是塑造山川壮美图景的基石。
为弘扬山水画艺术的文化精神,抒发对祖国山川的强烈情感,阐述当代文化人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山水画精品,打造能够留于史册的文化品牌,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决定以宋代山水画巨匠范宽立鼎之作《溪山行旅》为艺术品牌,成立张风塘山水画写生课题基金,培养学科带头人,支持一批有作为、敢于拼搏、德艺双馨的青年艺术家深入生活、贴近实际,从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情怀出发,创作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山水画系列作品。
山东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关注文化事业的发展,并成立了泰山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具体负责艺术品投资与人才的挖掘,积极培育本地文化艺术品市场,为溪山行旅的课题先期注资上千万元,开启了信托艺术品的积极探索。
作为这项活动的发起人张风塘,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位诗书画俱佳的青年艺术家,因组织策划了83天丹青相伴重走长征路写生和103天“江河对话·文化寻源”长江黄河流域写生活动,备受社会关注,也因为如此,获得了最具权威的2012年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奖项。其本人在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中,以扎实的写实风格、深沉的情感笔触、浪漫的艺术语言,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感悟山川的写生之路模式。他所组织策划的4万里路之“江河对话·文化寻源”实可包涵中国文化几乎全部的文化内容,体现了一位艺术家对文化的坚守与艺术探索的坚持,彰显了中国美术前进发展所需要的鲜明主张”(摘自《美术报》年度人物入选理由)。
该课题的写生,计划以10年为周期,持之以恒,打造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山水画力作。
以“五岳雄风”(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嵩山)和五大佛教圣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贵州梵净山)以及四大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岗石窟)、四大书院(嵩山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白鹿洞书院)为线索,重在表现中国文化深厚内涵的山川气象。
以黄山、庐山、青城山、武当山、武夷山、雁荡山及富春江、青衣江、楠溪江、漓江为主线,旨在表现中华大地钟灵毓秀的山川气韵。
以秦岭、五岭、太行山、吕梁山、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大渡河、黄河、长江、岷江、嘉陵江以及长城、运河为主线,旨在表现中华大地气势恢宏的山川雄姿和饱经忧患的民族沧桑,讴歌中华民族的勤劳、创新、勇敢。
每年在不同季节进行实地写生考察,每年预计写生时间60天左右。最后进行综合创作,隆重地向社会推出。相信这种“十年磨剑,一朝亮相”的宏伟规划,定会在本世纪之初,绽放出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