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副刊

我与美术报之缘

  20年来,看美术报几乎成了笔者每周一次必修的功课。欣赏也罢,消遣也罢,前看后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翻来覆去,不厌其烦,欲罢不能。

  首先,本人应该承认的是:自己之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美术报,并且对美术报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出于对承办该报的那所美术学院的信任和特殊感情。该学府以前的院长莫朴先生和朱金楼、金浪教授,都是昔日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追随我祖父并肩战斗的老画家,他们更是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功臣。

  其次,是我以前还经常为美术报写稿。早在1995年,我就以美术报特约撰稿人的身份,从香港发回了题为《’95亚洲艺术博览会在香港举行》的新闻专稿,被发表于那一年12月11日出版的第110期美术报头版头条位置。作为贵报的忠实读者,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见报,不失为一件美事。美术报从草创时百看不厌的几个版面,发展到现在一厚叠琳琅满目的版面,其背后凝聚了一拨又一拨幕后英雄的不懈努力。

  再者,美术报及时为读者介绍国内外美术资讯,让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虽然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传递更为便捷,但是要核实在网上所获取的美术信息之真实性,还得查阅美术报纸质版。因此,我迄今仍坚持在看美术报。

  今年元月19日,贵报“评论”版刊出纪念吾祖父沈逸千冥诞105周年的图文,而该期报纸恰巧是美术报创刊第1000期。于是,我通过网购,获得了这一期报纸,遂将其纳入了自己的收藏品之列。

  如今,美术报可谓“与时俱进”。除了纸质版、电子版,还有网络周刊,并且敢为人先的以一份报纸的名义接连举办“美术报艺术节”,在展示报人在办报经营的实力和魄力的同时,更是大力加强了与广大读者的互动交流。相信读者也都注意到,收到一份厚厚的美术报的同时,常常也附着一份或几份的特刊,那是艺术家们对美术报坚定的选择与自信的展示,这是艺术家和读者对美术报信赖与肯定。

  最近,应朋友邀约,我参加了在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二楼泛华艺术中心举行的“周刚水彩艺术展”开幕式。该活动主角周教授则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领导,自然有备而来,在人头攒动的现场,除了分发其个人画集之外,另一份发放品便是为该画家刊载了足足4个专版的美术报,读来更让大家备感亲切和信服。而美术报的确是为全国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艺术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无可质疑地在我国美术界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无论昨天,还是今天,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笔者与美术报确实有缘。那么,就让我与美术报每周按时相会吧!


美术报 副刊 00020 我与美术报之缘 2013-06-22 3061064 2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