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报
■孙稼阜(上海)
在纸质传媒日益受到新传媒挑战的当代,一份书画艺术类报纸,在全国能拥有那么多读者,树立起良好的口碑,持久的二十年如一日,而且从内容质量到形制体量都与日飞跃,可以说美术报傲视群雄。
我一直有个直感,觉着美术报办报思路极清晰,专业又新颖、时尚,它身上某种气质与浙江这文化大省相契合。
现当代浙江为书画大省,像马一浮、弘一法师那样的人物自不待言,解放后引领书画风尚的潘天寿那一辈亦多风流人物,他们根植传统,又以开阔的心态不着痕迹地融合着外来艺术。就以根植传统来说,潘是一位绘画大家,但他深谙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根基作用,不像他同时代的一些“人物”仍固执地视书法为不入艺术流。他作美院院长时,书法被单列出来,虽服务于国画教学,但书法的主体地位被明确立起来了。这从潘天寿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可清晰窥见,也可以从他延请的陆维钊、沙孟海等以书法、文字见长的教授可见一斑。潘的书法可谓现当代最具个性风格者之一,由于他以画家的独有视角去关照书法,无意间将书法从传统的“实用”中解脱出来,使其艺术性得以彰显。因而,他的书法中,章法、结体、点画以及墨色都极尽变化,其艺术属性是一般“专业书家”所望尘莫及的。人们虽有以“画家”定位潘先生,但事实上他书法极具“专业性”,只是书法本质层面的专业性多一些,如性情与造型、知质与格调等关乎人与字的“大根”他是着意观照的,从他的字里,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位俊伟、风气凌云的傲岸长青形象,俗气被他的纵横健笔一扫而空,观之有出尘独立之感。可以说潘先生时代的美术书法教育,气接千年,包容宇内,直奔艺术本体而去。美术报也禀承了此风气,书画兼备、中外皆具。一份报纸中,包罗万象,从视点、时评、评论、艺闻、展讯、鉴藏、品鉴、美育、阅读、书画家到副刊美文等等,就如一组交响曲,满足了各层面读者的需求,近年来她的体量越来越大,但隐隐的主线仍是美院的精神,在传统和时尚中寻求着平衡点。
当代书画发展展现出“繁荣”景象,展赛和出版物云集,同样,“繁荣”所引起的浮躁亦充斥着书画界。特别是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书画这本“寂寞”之道,一下也热闹起来。作为有责任的媒体,美术报在当代书画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美术报内的“书法周刊”来说,其针对时弊的诸多批评,立场鲜明、坚定,曾引起广泛共鸣。可以说,美术报的当代书画批评为廓清当代书画界风气居功至伟。
因为从事的工作同是书画媒体,所以也便与美术报有了诸多缘分。从作为她的衷实读者,到偶然在她上面发些小文章,以至同仁间常沟通交流,所以便日益亲近起来。每周读报就如与一位老朋友定期会面,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阅读美术报是件愉快的事,每次报纸到手,总有种亲切喜悦感,无论是名家专栏的立意高远,还是副刊文章的沁人心脾,拟或是书画批评的振聋发聩……她总能给人带来这样那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