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视点

走向西部——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

  本报北京讯 通讯员 杨子 记者 王凯 11月23日,“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走向西部”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展览以中国美术馆馆藏西部主题作品为主,包含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试图从发现西部、高原之春、寻源与拓展三个章节来展现20世纪不同时期艺术家走向西部这一重要艺术现象,透过历史叙述,勾画出20世纪中国艺术家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挖掘西部艺术创作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西部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孕育出古老灿烂的文化,也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资源富饶,民族众多。近代以来因为其地理上的遥远偏僻交通不便,使西部地区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20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的呼声高涨。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成为重镇。40年代,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西南滇缅、滇越国际援华通道被切断,西北作为建国的后方和联系国际的交通要道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重新受到重视,“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热潮再度掀起。不少艺术家、考察团满腔热血,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前往西北写生作画,考察游历,展开20世纪中国美术的西部之旅。新中国成立后,美术家有组织或自发走向西部进行民族美术的探索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重要现象。

  据介绍,展览以时代为轴,串联起了近现代以来西部题材美术史。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发现西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的“高原阳光”,再到改革开放初期 ——寻源拓进。艺术家们深入西部,从厚重的西部文化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造出西部美术新篇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随着政治文化中心内迁,西南、西北分别成为抗战和建国的重地。大批文化人随之西迁,艺术家们经历了动荡时代下文化格局分流与聚合,内心经受震动并完成向现实的艰难转型。有志的艺术家并没有淹没于时代的漩涡之中,他们将自己的艺术追求放在川、黔、甘、宁、青、新等广阔的西部山水之间,深入那里民族生活的现实,追寻传统之源。张大千、孙宗慰、常书鸿、董希文、司徒乔、韩乐然、潘絜兹、叶浅予……这些当年意气风发的艺术名家一批批踏上了西行之路。这是一条面壁投荒之路,是一条艰难而又充满奇遇的探索发现之路,也是一条中国艺术家成长之路……他们通过写生或临摹,都从中国传统艺术中认识到具有东方和本土特征的造型体系,特别是从艺术上“发现”了敦煌,也从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中获得了崭新的体验,在作品中注入了活泼清新的气息,给绘画史留下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民族的生活画卷。展览中这些重要画家都将有最精彩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随着进军西藏、解放新疆,废除农奴制,进行民主改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美术创作上也涌现出一大批表现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伟大历史变革和时代建设以及新型社会关系下西部人崭新精神风貌的美术作品,它们构成西部美术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态。展览中诸如黄胄、董希文、潘世勋、李焕民的作品都通过诸如当家作主、学习文化、修路、医疗、卫生等等情节的描绘,使人们感受到少数民族崭新的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建设成就。

  改革开放初期,美术家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民族新生的契机,在强大的西方现代文化面前,反思传统与当代、继承与发展、本土与世界的命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西北,试图从这里找寻到民族文化之根。西部再次成为华夏民族上升时期振奋、阳刚、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成为本能回应西方中心主义冲击的对应物,复兴民族文化的力量源泉。展览中以周韶华、丁方为代表的一系列艺术家的作品弘扬了中华民族强劲的文化生命力,展示了民族文化根源对美术创作的激发与支撑,透溢着一种豪迈深沉的文化品格。


美术报 视点 00002 走向西部——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 2013-11-30 3276199 2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