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术品
投资者经常心态良好
■刘晓丹
在国内,很多艺术品投资者对未来盈利充满信心,不时传来的艺术品投资案例让他们相信:“10年10倍,绝对不是梦。”比如在2010年11月,风闻一件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在英国被一位神秘中国商人拍下,成交价51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5亿元),某民营企业家对此判断:“将来出手并不困难,肯定升值。”其理由是,同月举行的“中国民间收藏文化创新论坛”上有专家表示,2004年以后中国艺术品收藏投资的年回报率为26%,文物、古玩年升值率为20%,超过风险较高的股票和房地产。
然而,在艺术市场投资获益并非易事。
赝品是艺术品投资的第一大敌,买家稍一走眼便会血本无归。据资深专家估算,已上拍的某位大名头画家的数千件画作中,真迹尚不及5%。古玩地摊市场更是假货泛滥,据说在很多地方,有价值的老东西甚至不到1%,即便在真货率较高的西安古玩城和八仙庵,真品也只有5-8%。糟糕的是,越来越多瞄上艺术品投资的“菜鸟”却乐此不疲,某南方省会城市一资深藏家透露,那里的古玩艺术品收藏者超过2万,而真正懂行的仅100人左右。在全国范围内,被赝品坑骗者屡见不鲜,一直蒙在鼓里者更多。难怪有业内人士感慨,艺术品投资可能是最难的一种投资方式。
即使买到真品,也未必能够及时获利。
因为每位艺术家的名头大小不一,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精糙有别,一旦选错艺术家或者选错作品,断难升值。就算有幸买到名家精品,假如买入价过高,也容易被套牢。笔者统计齐白石、赵无极作品的10余年拍卖数据发现,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以及保管、交易等项费用,其中能够增值的仅有6成左右。艺术市场分析专家赵孝萱描述过一种最“悲催”的投资状态:以投资心态买入作品后,很久价格不升反跌,想卖出又不甘心或没人接手,最后只能“收藏”。
有趣的是,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那些“被收藏”的投资者心态并不十分沮丧。
在证券市场,当股票市值低于买入价时,投资者会将不抛售的“账面亏损”与抛售的“实际亏损”放在不同心理账户中,从前者变为后者,投资者的感觉更加“真实”、更加痛苦,所以普遍不情愿止损或割肉。在艺术品市场,因为交易费用较高(如果通过拍卖行交易,买卖双方会被各收取10%以上的佣金),投资者已经接受难以短期获利的事实,许多专家建议走中长期路线,要求至少不低于3年,最好是5年、10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如果其市值低于买入价格,只要不抛售形成“实际亏损”,投资者仍可以期待其“账面亏损”能在未来得到弥补甚至转盈。
心理账户中存在的“未来账户”,使投资者心态更趋良好。
泰勒和谢夫林于1988年提出的“行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会根据财富来源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现金收入、现期资产、未来收入三个心理账户,他们最容易消费现金收入账户,几乎不消费未来收入账户。德布朗特和华纳于1990年代指出,投资者会根据资金用途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流通资产(现金、支票等)、流通财富(股票、债券等)、未来收益(退休金、养老保险等)三个心理账户。如果艺术品被看作长期持有的资产,投资者便很容易将其预期收益列入“未来收入”或“未来收益”账户,因为与现实拉开了距离,盈亏都变得不太敏感。
艺术品投资者即便出现实际亏损,也可能通过心理账户“合账”将其掩饰起来。
人们在综合评估自己的心理账户时,总是希望取得最大的主观价值感受。“享乐主义编辑假说”据此认为:人们如果将不同事件合并起来判断所产生的价值高于分开,便倾向于将它们合并,反之则将它们分开,这便是塞勒推导出的“合账”与“分账”规律。假如投资者的大部分艺术品获利,而一小部分折损,他们会很自然地通过心理账户合账,将后者忽视掉。尽管此举有些自欺欺人,但正是它和上述心理账户的作用,让艺术品投资者信心十足,也促成了艺术品投资的过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