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要关注人类灵魂的救赎命题
——关于艺术的人文思考
(上接第37版)
人类有探索未知的天性,而且人往往只有在发现未知的事物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个约定俗成及画面创造力日趋同化的艺术范式最终一定会带来审美的疲劳,艺术的发展,就是个性的不断解放。我很认同黄宾虹的这个观点:“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不可。”从艺术史的哲学观点看,艺术创作是动态的事物,艺术家按照自身的内在要求,在概念思维和精神矛盾冲突中不断重新寻求新的组合。因此,任何门类的艺术都必须在运动中或快或慢向前发展,否则,生命力就会逐渐衰退,甚至发生钙化。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超越,艺术家们要从人生艺术迈进艺术人生,要文史哲、诗书画互相滋养,能在多个领域自由穿梭。而艺术家诗性的枯竭,笔墨语言的世俗化,在一切唯金钱是瞻的浮躁、颓废的社会环境下,势将逐渐沦为纯物性的消费品。探索精神世界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尽管也难免会遇到被邪恶扯落滑下去的撕裂存在,在炎凉识尽、触之恸恻、心惊肉跳中尝够生命的甘苦,可于此博弈中却往往会激荡衍生出一种珍贵且强烈的高尚艺术力量,使艺术生命能够得到滤去杂质痼疾后的提升,总算不枉担那画家的浮名。已经有无数的人用无数的文字谈论过中国书画界的繁荣,有无数的美术官员无数次颂扬过中国书画的崛起并心急火燎地走向世界,念兹在兹,立心立命、明明德而证大道人生,我思故我在!沉心静气,我们国家新世纪民族文化的发展其实仍在阶段性的路上。我曾专程去北京拜访过108岁的学界泰斗周有光先生,在他简陋的书房里,我们对中国未来一甲子的文化发展有过讨论。他的见解深刻睿智:“自然规律是进化的,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进化,就淘汰。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就像一个大运动会,有的跑在前边,有的落后。很正常。我们也曾长期领先,只是现在落后了。知耻近乎勇。只要是往前跑,方向对,早晚能跑到地方。中国会进步的,慢点罢了。只是心里要明白,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是要文化更新。”这位被人们尊敬的老人一再指出:“应该帮助人们培养思考能力,尤其是独立思考能力。”关于创造,爱因斯坦说过:“既不是逻辑的演绎,也不是经验的归纳,而是一种直观的自由想象。”艺术家要认识到历史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的创造力,要敢于打破世间的一切陈规陋见,用丹青沧浪之水,浇己梗塞块垒,兴来五彩凌空泼,纵横张驰开乾坤,敢于向暂无任何先行者的精神无人区行进。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都是灵魂体验后的某种抵达,只有那些拥有独立思想和创造力的大师们,才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站在世界的面前为自己的国家文化代言,而决不是任何因世俗利益构成的体现资本和权贵意志的各种利益圈子。同时,真正的大艺术家们对那些保守陈腐的落后文化必然持有惯常的批判,并深深懂得灵魂的救赎是人类文化永远的母题,漫漫跋涉中力图以弥合此世与彼岸的整体识察的责任,以拥有世纪人文脊梁的精神史图景,托举微贱,振之苏醒,消解悖论,跨越鸿沟,歌唱生命,似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之宏大情怀,邀九万里啸啸长风,思潮较技,相互砥砺,精进日新,以良知、人道、灵气、博爱、魄力和使命意识,共同承担起一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2014年元宵之夜率心落笔于一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