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扬写生画语录
写生去,大快活,呼吸山川真气,可以澄怀观道。遐思神游之际,天地与我同在焉。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写生呢?因为面对不同的对象感受不同。我的写生,每条线都是山给我的。
写生是表现对象,要画出线的表现力,线就要真实,不真实再好的线也不好看。要根据对象提炼,而不是单个独立的线,独立的线再灵也不生动。
写生,无一是处,无一处不是。太是,就没有味道,失去空灵;不是,就离开对象,不生动。
画写生很有意思,它不断地给我们提出题目,然后需要我们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的时候找到了乐趣。
把自然的这种和谐表现出来,实际画的时候,这种和谐也是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品流于世,也就是社会的和谐。画就是这样产生哲思和文化的!——画法与心法统一了,就是师心源、师我心。中国哲学与艺术的至高境界“天人合一”,就是这样在画法与心法统一中产生的。
大自然的启示是无穷的,而笔墨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笔墨融入到无限的大自然当中。有限无限,就是有无相生,这就是老子、庄子的思想。
一个画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式样,必须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那里是创新的直接源泉。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程式,还要回到自然中去。
画最后感人的是精神,我精神贯注,所以感人。画就是这样感人的!
写生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大自然给我的一点信号、一点信息,反映到我的笔下,反映到我的作品里,进入了我的精神,这个时候就是“天人合一”。
用笔有情绪在里边,有时宁可损失一点,用笔也要保持情绪。情绪在画面中是最可贵的,没有情绪也就不成为艺术了。
我笔下的这种生机是完全融合于自然,更加贴近自然,所以线条变化也丰富。线条本体的质量好,有质感,有起伏、节奏、韧度都在,注重笔墨,我们要用线条把整个世界编织起来。
线条跟着直觉、跟着感觉走,我画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线条,只是凭着直觉、感受,包括画面上这个人背着黑包,这种戴着帽子的头型,当时觉得非常像,所谓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就反映在笔下。
线条的横、侧、竖、正、顺、逆、翻转,变化很多,穿插而不妨碍,像古人说的担夫争道。
看准了墨色的浓淡,下笔就要稳、准、狠。然后还要有形,落笔就要有形,不仅仅在墨色上,还在结构上。
既不能死画,也不能不画,不是完全像对象,但基本上像。所有的对象在我这里就是符号。
打破旧的秩序很难,人物画还好一些,千年的山水和花鸟画到现在早该破旧立新了。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