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油画

文章导航

剑桥寻梦

  顺着剑河,这个梦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我并不了解汪文斌英伦之行怀揣着怎样的梦,是关乎于艺术、生活、理想,还是由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所引发的情结? 但当他坐在剑河的小船中,能够肯定的是,这与他在自己江南故乡的水巷中泛舟是有着不一样的心情的。

  一个画家如果带着寻梦的心情,他所看到的景物肯定有别于常人所见,更何况这里有着与江南水乡迥异的异域风情和人文内涵。境域的转变能引发心境的变化,心境的不同又会发生视域的质的变化,这是艺术家能够发现美的一种手段。只是,如何能捕捉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感觉,这是考验一个艺术家综合素养的能力。

  《剑桥寻梦》截取了英伦学院风范浓郁的剑桥一景,让片刻的驻足成为了永恒的记忆。画家梦里若隐若现的朦胧画面在此时幻化为清晰具象、可触可碰的真实:古老的石桥和建筑仿佛在述说着悠长的历史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两岸高低不同的建筑似乎在随风起伏,横亘的剑桥发出学子们的叹息声(剑桥又称叹息桥);阳光照射下的阴暗面各自显现矛盾的色泽,透过琐碎的树叶散落在水面的光晕有了灵动的节奏,波动的河水却突然把这种节奏凝固了;顺着游弋的小船极目,深处也会有幽雅宁静的诗意徐徐传来……画家把自己寻找和感受到的体会,组织成这样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

  拥有扎实人物造型能力的汪文斌,塑造风景当然更加游刃有余,看似写实的画面,既有古典的静谧柔和,表现性的技法也轻松惬意地掺杂其中,那些点彩好像就是建筑表面上所固有的,并非是技法所强加在上面的,这就使得画面看上去非常朴实轻松,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一切浑然天成。人物、树木、建筑、河水的色彩搭配柔和中带着冲突,浪漫中带着温馨,殊途同归于一种氛围,牵引着观者,进入画家所营造的境界中。

  现实生活是喧嚣烦躁的,人们总是在疲于奔命。我们有做梦的能力却一直缺乏寻梦的勇气,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就能拿出来作为资本炫耀,这样的生活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剑桥寻梦》不但给了我们追寻自己精神家园的一种参照,同时,欣赏这样的画面,是否也能激起我们起身开始寻找自己久已生疏的梦想呢?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油画 00011 剑桥寻梦 2014-05-10 3414803 2 2014年05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