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拍卖

与吴茀之先生
近半个世纪的亲情碎记

■黄可晶

  吴茀之先生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前吴村,一个群峰环峙,碧水中流,山水灵秀,聚居着三四百户人家的大村子。祖上门祚衰薄,父申卿公为秀才,能画仕女及钟馗。母黄氏持家勤俭,教子有方。茀之兄弟三人,姐一人,长幼有序,友爱逾恒。长兄士维,善画螃蟹,书法亦佳;次兄士续,经营家业。茀之幼承家学,酷爱国画,13岁进浦江县之浦阳高小读书,画花鸟、人物已能象形传神,又得舅父黄尚庆的熏陶,画事日进。

  我父亲世恺,系茀之先生姐姐的长子,称茀之为小舅舅。自幼常走动于芳地、前吴之间。受到传统、习俗、环境、家风的熏陶,特别是茀之、士维、尚庆等亲属影响,从小也热爱美术。中学毕业后,苦于是家中长子,下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为减轻家庭负担,直奔上海,投靠小舅舅。在茀之小舅的帮助下,在一家浦江人开的纱厂落脚工作。工余时间,则与茀之小舅时常走动,学习、欣赏国画方面的技能知识。

  直到1948年,吴茀之一家六口迁到杭州红门局诚仁里居住,而我父亲鉴于上海物价昂贵,也把家眷迁移到杭州的众安桥井字楼。与茀之小舅家相距不远,不到20分钟的步行时间。自此,逢年过节,或父亲从上海回杭探亲的日子,两家往来不断。我们兄妹几人的名字,也都先后有劳茀之小舅公所取。因为我母亲爱梅花,喜欢梅花,名字当中也有个“梅”字。1948年茀之小舅公专门为我父亲书写了描写梅花的两首自作诗赠予,以作纪念(该作品刊于2005年湖北美术出版社《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吴茀之》P92—93页)。上世纪60年代初,茀之小舅公为我姐星霞专门画了“春暖花开”横披,以月季、小鸟为题材,歌颂社会盛世太平,同时也是鼓励我姐正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要趁年轻继续努力的意思。

  上世纪70年代,茀之小舅公先后又给我姐画了4尺对开“山茶腊梅”横披,并在画上题写了“山茶花放腊梅开,万紫千红瞬息来,浩荡春风捆不住,相欢共醉艳阳杯”的自作梅花诗。我小姐姐结婚,茀之小舅公特意制作了“山茶水仙”立轴作为贺礼。

  那一年,我父亲带着我去茀之小舅公家拜访。正好潘天寿老也在,与茀之小舅公在讨论什么事情,父亲和我就坐在“看吴山楼”画室的侧椅上静候。我闲着无事,看见画桌上有一幅好像刚刚写好的毛主席诗词“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横披书法作品,觉得很美,便从画桌边找了一张纸摹仿了起来。正在很认真地对照着,看哪里写得像,哪里还有些问题的时候,茀之小舅公送别了潘老后回来了。他在我身后直至看我写完,然后鼓励我:“晶,你小小年纪,喜欢写字,不错。”而后,便拿起我写的字点评起来,从运笔、结体、添墨、用水、布局……一一道来。说真话,当时我真有点受宠若惊了。尽管是我小舅公,毕竟也是鼎鼎大名的美院教授呀。授课之余,小舅公对我说:“这张字就送给你了,回去多练练一定会进步的。”

  去茀之小舅公家次数多了,胆子也大了。有一次在茀之小舅公家的书橱里发现了一张画有梅、竹、禽鸟的立轴,顿觉眼睛一亮。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茀之小舅公见我喜欢,就让我把画摊到画桌上,仔细地审视了一遍,就讲给我听:“晶,你还蛮有眼光的,这张画从构图、笔墨、格调都蛮不错的,立意也好。”说完,拿笔添墨,加了数片竹叶,然后,又是刷刷数笔,对画中盘石作了适当渲染、调整。而后,用极工整的笔迹,在画的左上方题了“报春”二字,并写下了:“可晶在我故纸堆中拾得此帧题以补壁茀之初稿。”又从上到下察看了一通,茀之小舅公满意地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及画室章,笑眯眯地把画递到了我手中。

  70年代“文革”后期,我弟弟可磊在杭州工作,休息天也经常会去茀之小舅公家拜访,帮他磨墨、拿纸,看他写字、画画,陪他聊天,到公园走走。受“四人帮”迫害,茀之小舅公终于1977年7月26日离我们而去。80年代,我弟弟为缅怀茀之小舅公的亲情,专门写了回顾、纪念文章在当时的杭州文艺杂志上发表。

  半个世纪过去了,吴茀之小舅公,一位令人尊敬,为人耿直、正派,讲究道德情操,始终保持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的老人,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目中。


美术报 拍卖 00008 与吴茀之先生
近半个世纪的亲情碎记
2014-10-11 3647755 2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