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4版:艺事

翰墨情怀——李智纲花鸟画展学术研讨会

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贵宾厅 学术主持:王志纯 2014年9月4日上午 (录音整理:马超 按发言人先后顺序排名)

  翰墨情怀——李智纲花鸟画展学术研讨会

  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贵宾厅  学术主持:王志纯  2014年9月4日上午  (录音整理:马超 按发言人先后顺序排名)

  王志纯:今天李智纲先生在国家画院举办了这样一个展览,这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盛事,也是地方的盛事。今天来了很多领导、专家,李老师约我来主持这个研讨会,正好前一段时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个20世纪写意花鸟画展,对20世纪写意花鸟画的脉络有了一个全面的展示、梳理。我也在考虑李智纲老师跟着孙其峰先生、李鹤筹先生学画。他们在整个20世纪花鸟画的脉络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特色?所以我觉得这个学术研讨会不仅是讨论他自己的学术成就,应该把他放在20世纪整个花鸟画格局中来认识他的创造、价值。所以要把他的艺术放在20世纪大背景下来深入探讨。

  刘龙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以前看智纲的画都是小幅,今天看令我大吃一惊,他温文尔雅的性格能画那么大的花鸟画,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孙其峰先生是我们山东高寿95岁的花鸟画家,智纲是孙老的高徒,他按照孙老先生的教导,既有原来中文的文学基础,散文写得很好,并且在花鸟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既有名师指导,又有文化修养,再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花鸟画的最大特点,是在题材上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以前有画家画一品红只是作为一个副题材来搭配画面,而智纲先生专门画一品红,而且画得很潇洒很有特点。另外他还画仙人掌和虎刺梅等平常少有人画的题材,不仅进行了很好的开拓,而且写得很有力度,空白也比较多,让人看了很舒畅,很有空间感。现在有些展览会上的画基本没什么空白,让人看了很压抑。李智纲先生的花鸟画,是本着中国画的传统走的,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构图非常讲究,让人心生愉悦、浮想联翩,而且能把深厚的书法功夫融入画面当中,非常难得。

  赵立忠:我谈谈我对李智纲先生的第一印象。今天我一进展厅就想到了好久不用的一个词,叫“笔精墨妙”。之所以说好久不用,是因为现在好多中国画家打着所谓创新的旗号,把中国画尤其是水墨画最重要的笔精墨妙给忽略了,也可以说他是等于零了。今天看了展厅里的画,我觉得李智纲先生在笔墨功夫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刚才读了他的散文集,我又想到一个词,叫“画如其人”,他的人、文、画三点基本结合起来了。从他的画中可见,虽然他表面斯斯文文的,其实他还有一种萌动,这种萌动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向外的一种萌动,比如说他在题材上的一种拓展——喜画热带植物。热带植物很多都带刺的,画国画的都知道,一条线下来之后,补一个枝子好衔接,补那么多刺、那么多针,时间长了根本不好衔接,就不润了,可是李智纲先生补得很润,还都融进去了。所以说不仅在题材上有所开拓,在表现技法上也是向前的一种探路吧。

  徐虹:我谈谈我对李智纲先生花鸟画作品的印象,可能是在艺术馆工作的原因,我看画会和美术史发展的一些状态发生联系。我对他的沙漠植物很感兴趣,因为在20世纪,花鸟画从吴昌硕创立的海派进行了笔墨上的突破,还有近代的一些画家的贡献。李智纲先生以仙人掌和沙漠带刺植物为主题,画的是挺苦涩的。虽然他一条条画的很长很纤细,但他有一种现代主义的一种几何形的直线的平面的这样的一种对比,形式对比很容易画得漂亮,很容易画得装饰性,但我觉得李先生恰好找到了一种平衡,就是说对现实事物的写生的生活气息的这种感受和这种形式语言的平面性的形式平衡,他找到了一个点。他的画让我们看上去感觉是一个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画家,这样的一种选择和比较之后,我觉得打动我的是这些作品。从文化来说,他要去寻找一些符号,在这个符号里面寄托他的情思,用这个符号简单地表达他的思考和心境。另外李智纲先生没有和现在的生活节奏脱离关系,他加入了现代的审美意味。还有前面介绍的他和泥土的关系、和北方农村的关系、和他自己生长的环境的关系。所以他的艺术更符合20世纪这个艺术平民化这样一个大潮流,所以把他放到这个脉络中研究的话,还是有他自己的面貌和位子的。如果提点建议的话:仙人掌这个作品以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多做面貌,让他的面貌更清楚、更明确。

  邓福星:我给智纲写文章,首先是认同智纲的艺术成就。他是孙其峰先生的高徒,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学习两年,后来转到天津美院,作为一个花鸟画家,还主编过文学刊物,所以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对于一个文人画家来讲,是很必要的。对于画外功和文学基础,打下了很高的条件。从这些作品中来看,芭蕉、四君子、一品红都是按照传统路子画下来的,最抢眼的、最动人的是一品红和仙人掌这两类作品,以前很少有人画,在传统绘画中也很少见,这是他在题材上的开拓,并探索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式来表现这个新题材,这是他的原创性作品。他这些原创,首先是写生入手,师造化得心源,提炼融化并做了很好的形式处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最能代表他的学术水准的。今天展览的这批作品非常有新意,当然也还有提高的余地。立足于20世纪写意花鸟画背景中可以看出,现当代画家在题材上的拓展,并引进了写生。智纲先生在这方面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把人品、画品、文品完成了很好的统一,形成了不激不厉、不躁不火、平和散淡的审美品格。一品红是红色的,有些处理得全红,但还是很温和不躁,这源于他含蓄内敛的蕴劲。他到了这个年纪,还在不停地探索、研究,画出了这么一大批大幅的、高水平的作品,让我感到中国画真是老人的艺术,非常感动。

  夏硕琦:看到李先生的画,了解了李先生本人,印证了画如其人的古话,非常温和文雅。首先他修养全面,非常强调画外功,诗词、书法、散文、人物画等,水平都很高,这些为他的作品内涵起到了决定作用。他的散文很感动我,文风非常淳朴、平易,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他在画中提到了:画可以不题诗,但不可无诗境。非常明确地展现出他对诗境的追求,或者说他抓住了国画的核心和灵魂,清幽宁静、空灵超脱。古人云:落笔简净,但画外有意趣。这也是李先生的画路追求。他的画特别重视笔墨,是典型的以书入画的士人画,一笔一墨都是写出来的。特别是藤本、老柿子树,用笔遒劲、柔而不弱,穿插争让、空白处理,非常讲究形式美感,葡萄藤最具代表性,非常显示书法功力。题材创新上,他画仙人掌,沙漠英雄、人类卫士,那么顽强,智纲先生表现得非常之好。这引起了我对当今整个画坛的想法,中国花鸟画三大要素:一个是笔墨形态;第二是视觉形象,包括意象创生和章法结构;第三是境界。笔墨形态特别能体现画家的个性和笔墨特征,李智纲先生用笔用墨非常遒劲,又非常文雅,没有一味霸悍或乱头粗服,更重要的是有情有性,是性格的自然流露。意向的创生应该是本体的、灵魂的、核心的,这个非常重要,新与不新不是玩儿形式可以解决的。 李智纲先生在今后创作中,希望能在章法结构方面,特别是意象创生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杨庚新:以前对李老师不甚了解,今天草草看了展览,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他以写意花鸟画见长,属小写意一路,画风中正朴实、清新典雅,有浓浓的文人气息,在传统文人画基础上又有了自己的新意。智纲先生喜欢画虎刺梅、仙人掌等题材,讴歌他们耐严寒抗风沙、花开四时奉献人间的品格,以艺术家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最平凡的花花草草挖掘最质朴最本真的精神。作品有传统又有新意,以虎刺梅和仙人掌为题材,抓住了所选题材的性格,这源于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受。写意画重的是意,题材的挖掘源于对题材的意的共鸣、理解、感情。写意花鸟画重的是意,表现靠写,所以以书入画很重要,智纲先生做的也很到位,希望你能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心亮:李智纲先生的花鸟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花鸟画历史上有很多高峰,如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当今在创新非常之难。但花鸟画最能清心,最能表达情怀,最能表现画家的综合修养、思想、人意、物意、笔情墨趣等,为自己的思想、境界、学养服务。散文最能表达心灵境界,就像画一样笔墨干净、清新典雅、阳光鲜活,所以说李老师的画笔精墨妙是毋庸置疑的。还有他的文人气息,源于他的文学修养,比如:“画可以不题诗,但不可无诗境”、“花不知名分外娇”、“四时风雨得清音”都有一种空谷幽兰似的文人情怀、坚毅精神和骨气。特别是仙人掌,李老师挖掘得很深,笔墨探索向前走了一大步。画面秀雅秀气,其实还可以气势磅礴一些,我觉得花鸟画不仅要追求笔墨,还要在创造一种境界,把笔墨浑然一体的同时,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营造一种氛围, 总而言之,李老师的用笔用墨还是非常精到的,整体风格也是非常鲜明的。

  王平:今天这个研讨会是一个美术编辑的聚会。刚才仔细看了一下李老师的散文集,感觉非常有意味。李老师的人品、画品都非常的儒雅、朴素、高度统一,根据自己儒雅的品格和心境去画,肯定是非常愉快的。儒雅是他的落脚点也是他最大的长处,所以他创作出那么多文人画作品,给人的感觉就是诗书画印的样式。画册上有好些插图,都是李老师以前画的速写,从中可以看出他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构图上删繁就简的能力,并把这些能力运用到了花鸟画里,所以他的花鸟画构图非常的讲究,布局很冷静也很耐推敲,是非常理性的梳理出来的。题材宽泛也是李老师的一大长处,其中芭蕉、藤本植物最能体现他的笔墨修养,并且强调书写性,讲究用笔。 如果能把芭蕉、藤本的笔墨糅进去,再参考黄宾虹五笔七墨等笔墨精神,探索一样会更自由。有可能是李老师过于儒雅了,可以突破一下,雄强一点、丰富一点、放纵一点,风格会更鲜明。

  张晨:看了李智纲老师的作品,我感觉柿子、葫芦、芦苇等题材偏向于民俗,而仙人掌、虎刺梅、一品红、风竹更能表达您的内心情感,从题字里可以看出你的想法和心境。作品的整体面貌是积极向上、执着追求、不被环境所左右的精神。李老师书画结合非常的好,源于多年的书法功力。李老师既是一个平凡的热爱艺术的人,也是一个有着执着追求的艺术家。现在一些艺术家比较关心市场,把个人风格作为追求目标,而不特别关注艺术本质。我觉得文学、艺术最本质的是诗,关乎心灵和情感,所以作品应该赋予诗意。虽然艺术家的思想、技巧日新月异,但大多只用头脑而不用心灵,所以看似丰富热闹却不能打动人心,难以让观赏者产生共鸣。李智纲先生的作品和心灵感悟是密切相关的,能让观赏者产生共鸣,有所收获。

  高天民:看了李智纲老师的作品,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个人感受。第一,画如其人。这要结合他的散文来分析,他的散文真实记录了他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是他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这一点从作品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他的画真诚、朴实,让人看了有发自内心的亲近感,没有华而不实的东西,这在当今画坛难能可贵。当今画家大多一味搞创新求效果,认为画如其人很老套,其实真正的艺术最终还要落实到人。第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题材跨度非常大,并且表现很恰当,而且没有描绘家乡的花花草草,这就说明他是到了一个地方对当地自然生活有了仔细的观察体悟以后才画的,是有了自己内心的深刻认识才画的。这就是第三点,有所表达。花鸟画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形式语言和形式美感有所表达。李智纲的表达是跟他的生活体验分不开的。比如他画仙人掌,淡墨看似很柔,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刚强和坚毅。这跟他长期的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第四,李老师的花鸟画艺术是20世纪传统的一部分。继吴昌硕创造了大写意花鸟画风格面貌之后,影响非常深远,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当今画家。这种风格100年来已经走向式微,在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是否能有所创造,这是当今画坛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所以李智纲先生走在这条路上,还能不能向前推进一步呢?我觉得您是可以的。因为在书画圈,您还年轻,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您去研究,期待您有更大的突破。

  陈醉:花鸟画发展到明清已经达到顶峰,后人在发展,也做了很多努力,主要是靠笔情墨趣和把玩性的近距离观赏为主。李智纲先生很好地把传统的笔墨精华继承了下来,效果非常标准明确。另外,李智纲先生还有很敏锐的观察方式,抓住了仙人掌这个题材,体现了他对沙漠变绿洲的愿景,并很好地表现了沙漠英雄的形象。仙人掌是李智纲先生最为精彩的作品,并用极其恰当的笔墨翻译到了宣纸上,形式很美也很集中,可谓匠心独运。他不仅是一个散文家,而且把他的文采很恰当地融入了他的绘画里,真的非常好。

  王志纯:今天的研讨会,有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大家准备得那么充分,那么认真;没想到研讨会延长了那么多时间;没想到大家分析得那么深刻全面。李智纲先生的全面修养、脉络传承、生活感悟、题材拓展、情感表达、人品画品文品的统一等等各个方面,但是大家还感觉有很多意犹未尽的地方。所以说今天的研讨会非常的成功,非常的有意义。再次对大家的发言表示感谢,最后对李智纲先生的艺术成就给予最为美好的祝愿。


美术报 艺事 00044 翰墨情怀——李智纲花鸟画展学术研讨会 2014-10-25 美术报2014-10-2500009;美术报2014-10-2500010;3662053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