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展的时评之评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郑巨欣
近来,关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评论,可谓风声水起。我应《美术报》之约,也简单谈几点看法,以示参与。在此,无意直指是非,且作时评之评。
热议美展,是好现象。议是非,论厚薄,有褒有贬,只要我们摆正了心态,纠误与扬正都有利于美术事业发展。何况不少评论非但没有停留在视觉表面,还引出了现象背后的话题。其中,若干评说让笔者也产生了共鸣。
“圈地化”的现象是其中之一。理论上讲,全国美展的参展作者不分年龄、性别和职业,但实际入围作品结果显示,群体和区域分布较为集中。虽然结果如此,但问题须从源头说起。有人做过展前调查,并非人人都积极参与美展。不积极有主、客观之分,客观水平差距和缺乏足够参展信息而放弃者是原因之一,另有主观消极置之和知难而退者。之所以“消极”和“知难”,个中因素太过复杂,恕不一一。源头问题说明“圈地化”现象有先天不足原因。不过,产生“圈地化”现象似乎也与择优入选的评审方法有关,这一点不易被人理解。择优入选是评审通则和惯例,某些省份和团体单位入选作品多,形成水平高地效应,客观上是历史传统和人才优势造成的,似乎与评审无关。因此,我们可将“圈地化”区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圈地化”显然不足取,如果诸如上述被动“圈地化”,则又另当别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圈地化”现象带来作者、地区集中化,容易造成美展水平均匀化和风格同质化,这是值得注意的方面。但问题还在于全国美展与国家级美术展览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前者的关键词在“全国性”范围,后者的关键词是“国家级”水平,可很多人至今仍习惯或自觉地混淆两者之间的差别。难怪全国美展成了国家美术作品精品展,颇有微词的“圈地化”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如果为了名实相符地体现全国性,问题在于有否必要预设计划分配的名额,这样的评审制度也是有利有弊,值得进一步讨论。
“美与术”的取向是其中之二。本次美展油画展区设在杭州,笔者因为生活和工作都在杭州,所以能听到除美术界以外不少坊间百姓的美展评论。从百姓角度,某些超写真作品令其惊叹不已,而这恰是美术界微词颇多的一类。尽管美术展览面向公众,但回想上世纪80年代罗立中油画《父亲》感动全国的影响力,现在类似画风的作品明显今非昔比,或因其与时代气貌不符,或因其内涵不够丰富,所以不再或本来就不该代表今天油画发展主流。不过,炫技性超写真化倾向虽不足取,但那些真正绘画性的写实人才和好作品,似乎今天已是“奇货可居”了。好在美展作品中兼具“美与术”二者的毕竟多数,可也有细心观众发现,个别作者从参加上届美展到入选这届美展,作品风格一成不变。于是,便也产生了类似于美展是否也像美术高考一样,高分或入选者往往集中在某些画法这样的疑惑。因为谁都知道,形成风格是艺术成熟的标志,但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终结或不断拷贝自我。举办5年一次的全国美展不同于个人风格的坚持,因为它除了专业职能以外,还担负着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有所进步,或许就在有所取舍。
“形式和内容”的辩证是其中之三。见诸网络媒体的微词有:大部分山水画作以大开合状表现,创新性弱;工笔或小写意几乎占据作品的主体;写实居多,甚至出现令人恐慌的如西式素描般的国画等。赘言无益,实质问题还在于怎么看和如何看。无论画家看世界,还是观众看画家的作品,其实外观内看的国画与西画方式、内容,两者均相差甚远,与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角度自当不同。笔者看来,就艺术价值而言,尺幅大小不是中国画的本质问题,坚守传统与发展创新都是中国画必须的选择,但对中国画过度强调形式革新和技术性跨界者,应予以警惕。如有人说中国画尺寸的改变与居住空间的改变相关,话虽没错,然而在形式追随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谨防内涵的流失,我们在追求画面震撼感观的同时,必须尊重真实情感和抽象认识的升华。换句话说,对应国家级展览未必在于作品形式的宏大雄伟,根本的地方在于中国画的原道正脉的弘扬。国家基础是人民的生活,而艺术之于生活,有时候并不需要太多,其意义在于见微知著,留下真实和隽永的回味。
时评之评终归只是一时之评,问题在于我们是基于美术规律的考量,还是将美术作为工具的认识。我心目中的美术家,他们应有自己的使命,无论是通过材料运用和技法表现促成与观众之间的心意相通,还是通过色彩和造型表达情感,力求与观者之间产生共鸣,以文养性始终是他们为社会贡献美术作品的重要目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美展只是一面镜子或是一个平台,旨在反映美术在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水平和贡献。而对于美术工作者来说,参展全国美展不是美术的目的,如何忠实于美术创作规律,才是我们在未来发展和持续变化时代中,需要不断思考和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