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副刊

一事精至 便能动人

■杜尾顽(福建 福州)

  中国绘画艺术是我几十年来不断追求探索的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在学习和临摹艺术大师之作阶段,一次次地在深夜用心灵与大师交流,撞击出欲燃的星星之火。

  我以为中国绘画艺术是一种充满古典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是包罗万象的中国民族精华艺术,不愧为国粹艺术。

  初学中国画时,我对工笔画不以为然,自认为是一个工艺画门类,很容易学,幼稚的想法与武断的结论,让我放弃对它的领略,而直奔主题,是自己向往崇拜的青藤、八大,挥毫泼墨,痛快淋漓,乐在其中,自负不凡……

  一个偶然,随之进入美院,沿着古今大师的足迹,开始默默地感悟到当年自己对艺术的肤浅以及幼稚想法,茫然中一段沉思,多少次在集体宿舍中的不眠之夜中,我双目呆滞,望着蚊帐上的方格一排又一排,心乱如麻。思绪入定,明白一个道理:知不足而后学。于是我起早贪黑,终日在教室度过,从素描、白描到临摹、临帖加上写生、读书直至中外美术史、美学理论等,遨游在艺术海洋里。之后我把工笔画作为自己的重点,却是一发不可收拾,并且情有独钟。学习是寂寞的,也是磨练意志的过程,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院的专业体系训练,给我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记得在美院的毕业典礼上,老师委派我做学生代表发言,我说:“从此我们的同学将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一展各自的才华,我相信诸同学,不论走到哪一个城市或山村部落,当地的人们都能从我们身上初步领略到中国美院的风采。”

  从此,我也进入了新的绘画生活,新的思考、新的形式、新的创作空间,并开始了写生、创作、参展、获奖、发表以及出版画册等,在我人生艺术的道路上展现了一个新的历程,俗话说:学无止境。孔子曰:“学后而知不足”,活到老学到老。

  若干年后,我又一次前往杭州师范美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学习。在这短暂的一年里,我似乎在与时间赛跑。

  每当日落,空旷的大教室,常常只有我一人,独自伏案作画,思索着绘画艺术真谛。耳边传来窗外落叶的凋零声,或许有一些情切。沏上一壶“大红袍”,顿觉满室飘香,四溢缭绕。

  深夜,教学楼已反锁,我几乎是每天凌晨三四点钟从教室出来,都要从二楼跳到一楼的出口处,约有3米高度,一两次的尝试后,已是轻车熟路,身轻如燕。身手敏捷不减当年,手端热茶一杯,跳下后仍滴水不漏,就像在玩儿时游戏,好不开心!

  几十年来对工笔画的钟爱,真是有些到了“不思量茶饭,怕待动弹,晓夜佳期盼,废寝忘餐”的地步。我以为工笔画与写意画是紧密相连,并且相辅相成,在我的工笔画更上层楼时,可谓我的写意画亦大有长进,真乃相得益彰。

  绘画的创作是“苦行僧”,但过程是平静的,我以为中国画是无声的诗,是有节奏的音乐,是有情节的戏剧,内涵深远。工笔画是静中有动,写意画是动中有静,谱写着作者的人生态度,也是理想化身的再现,传递出行云流水般的美好乐章,犹如琴中委婉的旋律,时而《良宵引》,时而《秋风词》,时而《广陵散》、时而《潇湘水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何等妙哉!然,识得此意者又有几何?

  我虽难达此境,但依然享受着类似的快感,或许,我在零的起点,但古人有曰:“一事精至,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努力是抵达目标的最好途径!


美术报 副刊 00016 一事精至 便能动人 2015-01-03 3739217 2 2015年01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