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印泥与印谱
■金鸣
■金鸣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现象,就是对印章的拥有和使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他三个古国的印章逐渐衰落,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中国的情况不同,它紧密的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文化、艺术等相结合,在各个领域发挥其独有的作用,长盛不衰。
印章崛起于秦汉,后在元明清三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印章为中心的独特民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显著而重要的地位,后统称为“印文化”。
而印泥作为印章表达的最佳工具,历来就是中国印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称其为“印泥文化”。印泥文化的发展历史是印文化发展的子分支,同印章、金石篆刻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印章的材质、外观、用途、篆刻形式皆不尽相同,而这种差异就决定着印泥的材质、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
商代青铜器时期已有类似印模之物,以印铸铭文字形的痕迹,当时的印章主要用于抑按陶器图案或者文字,或者用作青铜器母范抑压花纹或者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印章为主,并开始出现玉玺。诸侯、官员已经开始使用印玺作为凭证,官印已经逐步形成。
古人封缄用泥,泥上盖印,故叫印泥。秦汉时期,文字多写在简牍上,公文写好后,封发时用绳捆缚,在绳结处放一泥团,上盖一印,防止文书在传递时简札散失和外人拆开偷看,泄漏内情机密。这种钤有印章的土块称为“封泥”或“泥封”。“封泥”多用青泥,也传说用紫泥或者金泥的,或者是他们的混合体。青泥质块坚韧,故能传千年。随着印章在简牍上的广泛使用,“封泥”也开始逐渐风行。
在东晋时期,纸书开始正式为官方采纳,在南北朝期间,随着纸的推广,其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朱印”和“骑缝印”,这是纸张普及和钤印用红色印泥的最早可考历史凭据。当时,纸书致信时,常将印章蘸些墨或“朱”,直接铃盖在书卷上。“朱”,原意红色,这里指红色的原始印泥。而“调朱”就是最原始的制泥方式了。“调朱”工艺十分简单,也就是先将白芨置于水中煎煮,制成“白芨水”,冷却后将朱砂类的矿质颜料同白芨水充分拌和,色匀而遍即可使用。最初由白芨水调出来的印泥称为“水印”。
由于朱砂具有色泽佳,历时而色不变之特点,而白芨水具有较好的黏固性,所以“水印”很快就得以推广使用。但 “水印”仍具有较大流动性和渗透性,这就造成了印文字口不清晰、遮盖力差、印文非常薄且不清晰等问题。此外,由于其朱砂加工工艺的局限性,也造成了印文厚薄不匀的现象。故当时之阴文皆钤印不显,易玷污纸面,所以大约从北周开始,官印中又重新出现阳文。
隋的统一,使混乱式微的印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隋朝推行官印的主要特点是扩大了印面(约为秦汉印的一倍左右),运用小篆(从而使书法与印章的结合成为可能,小篆的线条呈弧线型,弧线比直线灵动活泼),官印多采用阳文。隋朝官私印具有灵巧、轻盈、和谐、优雅之特点。隋印多凿有背款,开后世官印凿款之先河。其最初的意图在于纪时,但它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后世官印款识的发展,文人篆刻的边款艺术源此而得以兴起。
这时,人们开始充分认识到水印的缺点,逐步采用蜂蜜代替原来的白芨水调制印泥。印泥发展阶段进入“蜜印”阶段。蜂蜜较白芨水更为粘稠,且具有较好的凝固性。制作时亦无需煎煮,直接同朱砂搅拌均匀即可使用。效果良好,制作便利使“蜜印”迅速代替“水印”开始在官印和私印的施用中推广开来。但无论是“蜜印”还是“水印”,都很难达到使印文字迹清晰,历时不晕的效果,尤其是着泥块面较大的阴文。故隋代的官印大量采用阳文也就是这个道理。无论如何讲,作为印泥的第二代发展产物,水印和蜜印仍逐步代替封泥成为玺、章、印的常用表达方式,而封泥也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代,随着书画鉴藏印的迅速崛起,水印和蜜印风行一时。红色以其明亮、鲜艳、强烈、耀眼的视觉效果引起观者的注意力和兴奋感。书画鉴藏印在原有书画墨色中的突出效果,能凸现收藏者的身份和收藏风格,也为书画作品增添了亮丽风情。为了达到收藏印突出而流芳百世的效果,诸多收藏者开始自行研制独特的印泥。有的开始在朱砂上做文章,把朱砂研磨得细些,以便使印文效果尽量匀称厚实。有的在蜂蜜上想办法,让蜂蜜在阳光下曝晒一些时日,让其去水厚实之后使用。
所以,应该说从唐代开始,特别是印谱的诞生,对印泥日益高涨的需求,使印泥制作进入了启蒙阶段。虽然,当时的印谱人仍然注重其学术功能,但印谱的诞生,对印章由实用转向艺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印章由实用向艺术过渡的关键时期,石质印材的出现不仅为文人亲手刻印创造了条件,也为篆刻艺术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而私印中又分化出书画款印,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篆刻艺术孕育而生。到了南宋,为了增加书画的美感,大凡书画家都会在创作完作品后钤上一至二方自用印。书画款印是书画家性情的表露,从印章的内容到钤盖的方式,从钤一印到数印并用,从大小统一到大小、方圆、正异配合使用,无一不是从书画本身考虑,使款印成为书画作品中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到了宋代,印谱的编辑已经非常普遍。印谱的普及,不仅对于学术研究裨益多多,而且为文人或者印章制作者提供了模仿样式。宋代文人的印风极具多样化,除了九叠篆之外,有的人还追求古玺汉印的古风,或用细朱文、楷书、图案、花押等方式篆印,可以说印谱扮演着十分重要的桥梁角色。
到了南宋末年,有人首先提出使用“油印”,并赋予实际制作。“油印”作为纸张和石质印章的最佳拍档在印泥发展史上粉墨登场。但是由于当时油料加工的局限性,虽可克服“水印”、“蜜印”止口不清晰,厚薄不匀等诸多问题,但其渗油泡油的现象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油印周围多有油迹跑出,不但影响印文效果,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印文也大多会出现模糊迹象。
元代是篆刻创作的倡导期。集古印谱的编辑传世,“印宗秦汉”审美观的确立,篆刻工具书的普及,印学教育活动的展开都为篆刻艺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明代中后期,随着书画家对书画款印的再度重视,使印学又有了一定的振兴。古印谱的重刊以及集古印谱的新编,为明代文人提供了可师可法的范本,为篆刻队伍的不断扩大和篆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此时,油印基本上取代了蜜印,而蜜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油印中植物纤维的添入,成为印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特别是到了万历年间,更始掀起了一股摹古热潮,地域之广、人员之多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在此热潮中篆刻家以石刻印,印家乐此不疲,不仅篆刻艺术得到了普及,创作出无数作品,许多篆刻家还开始把自己的作品汇编成册,以作观赏和传世。
清代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鼎盛期。清初印坛可谓人才济济,随着丁敬浙派的崛起,篆刻艺术进入了其鼎盛时期。无论是大家之多,参与人员之众,还是流派发展之盛,都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期。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热忱于篆刻艺术的有识之士开始寻访、搜集印人的资料,为他们撰写传记。此外,各类集古印谱、篆刻家印谱、篆刻工具书也是竞相面世,极大的促进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随着印泥需求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印泥的生产方式也由原来的自产自销,逐步转化为集体制作,作坊生产。随之而来就是“官泥”和“民泥”的出现。另外,从隋唐开始,皇宫内就有专门制作御用印泥的部门,到了清代,转由“造办处”制造“御用印泥”。
晚清印坛在赵之谦等人倡导及众多印人的实践推广下,篆刻艺术已经出现多元发展的格局。而清末民国时期的篆刻发展状况可以归结为清代各个流派的延续。与此同时,如吴隐先辈相似,一些家资富有的新文人,如张鲁庵等人开始倡导对印泥进行 “复古创新”,在仿照古人精选原材料,精细加工的基础上,开始引入西方原材料、西方实验设备和西方加工工艺。在进行了数年的独立研究后,“鲁庵印泥”、“藕丝印泥”纷纷粉墨登场。一时,新品印泥开始在喜好书画篆刻的文人大家手中出现、在各种书画篆刻社团中风靡流行。时至今日,印泥市场群雄逐鹿,百舸争流。
自起源至今的几千年传承和发展,篆刻印章已然以书法、章法、刀法在印面上的一步步走来的完美结合,诠释了这门篆刻艺术的风采;千百年时光的流传推移,印泥也以最默契与恰当的表达酝酿着方寸艺术的最好表达;最终以朱砂的印迹汇录成册,那一页页链接着远古与现代的印谱,终究让彼时的金石艺术清晰的呈现在了千百年之后,也成为了中国印章艺术赖以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