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评论

毕业季随想

  很多美术大师和美术高手们,经历都差不多。很多人都是上名校,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和真传,然后留校,然后是磨难,然后是返校,然后是无坚不摧。然而,由于从2004年开始的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一再扩招,骄子们真的开始变得成了一锅“饺子”。什么时候成为大师、成为高手尚且不论,乌泱泱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都难于上青天,仿佛未来的美术大师们的成功之路在被围追堵截了,所谓毕业即失业依然成为美术应届毕业生一种绕不过去的怪圈。

  难道这学真的白上了?

  想想当初,家长们为了孩子能上美术院校,尤其为了上“国美”、“央美”、 “川美”、“工美”(现清华大学艺术学院)这些名校,无不是削尖脑袋无所不用其极,无不是重金打造,不惜血本。可怜中国的父母们,难道他们没想过会有这一天吗?可怜天下父母心,没人懂得这些是父母的苦心,亦或是一件决策性的错误。想当年,一个个精英哭着、喊着说“中国人缺乏美育”,等政府、教育部门真的同意扩招了,各个美院真的降低门槛了,各种系科的设置、各种系升了院、各种成人研修进入了轨道,结果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一时很多名校都被各种各样过度消费给消费了,很多现实的后遗症令很多人心痛不已。

  人生就像掷骰子,这一摇总会有很多变数,尽管有时大家也谈点宿命,但谁的点数好不好并不能都由这一掷来决定。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物极必反。重要的是除了在大学受教,更深刻的教育可能还真的在社会上。现在是一个什么都在跨界的“+”的时代,美育和美术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地位,如果单说专业不对口估计还不是问题,只有真的没班上、没事干估计才是问题。

  我曾经问过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他们班的同学还在从事创作的有几个,大部分都说没几个,甚至就只有他一个还在从事创作。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一些美术类院校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出了校门继续从事美术创作的多不多,他们也说很少。由此可以肯定,美术类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能最后成为艺术家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的。换句话说,从事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恐怕永远是多数,那所谓担心美术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是不是还从业艺术创作的问题恐怕就不能算很大的问题,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就是一个假问题。

  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或许还存在问题,但是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还不能成为问题。谁都想留在北上广,谁都想在专业的艺术机构从事创作和研究工作,都想有一个体面、工作轻松、待遇又高的离谱的工作,这可能吗?这不是僧多粥少的问题,这是异想天开的问题。

  从美术教育的角度讲任何人多读几年美术都不是坏事,绝对不会说几年美术院校的读书会白读。能在美术类院校读几年书接受美的教育,不管将来能否成为艺术家,能否继续从事美术类的工作,都应该算幸运儿,并不是一定成为著名艺术家或一定从事艺术工作才算幸运儿。对美的追求,方式很多,绝对不是只有从事美术类的工作才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很多人倡导大学生创业,说实话很多专业未必适合创业。但是美术类院校毕业后,毕业生从事创业某些情况下是有优势的。或者没有找到工作,干脆从事美术创作,可能还真的是好事,中国十几亿人口,美术市场会越来越大,多几个从事美术创作成为艺术家这个市场绝对容纳得下。如果条件许可,职业艺术家绝对是很好的一个职业选择。如果需要受点苦那就受点苦,艺术家在哪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磨难。任何时候“苦—甜—苦”永远没有“甜—苦—甜”显得圆满,如果大学毕业时遇到一点“苦”,我觉得顶多只算是中间的那个苦吧,比两头“苦”要滋润多了。

  (曹喜蛙,艺术评论人)


美术报 评论 00014 毕业季随想 2015-06-27 美术报2015-06-2700021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