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视点

文章导航

7月以艺术为念

  本报记者 崔艳 实习生 刘志方 70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担负起唤起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文艺抗战使命。他们走出书房、画室,投身到火热的民族救亡运动中。他们热情讴歌全民抗战运动,愤怒鞭挞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形成了轰轰烈烈的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抗战文艺,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坚定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后,我们的艺术家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踏访抗战遗址,寻访抗战老兵,投身历史现场,在感受历史中获得了心灵的触动与震撼。他们重温革命历史,挖掘当地精神内涵,画中有历史真实之物,画中有今人真切之情,在笔触色泽中留下生动的艺术情感印记,继续书写着歌颂革命历史、表现民族精神的丹青史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画院、人民大会堂、山东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于7月齐发力,推出了一系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美术作品主题展。这些主题展览旨在通过多样的艺术创作形式,去追忆、去铭记那难忘的革命历史。通过这一系列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展,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秉持民族大义,肩负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以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模范行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伟大作用。

  中国国家博物馆:

  抗战与文艺

  该展览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摄影展”、“抗战木刻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5个部分组成,“文艺与抗战展”主要展出抗战时期有关文献、题词、绘画、歌曲与戏剧、漫画、连环画、窗花、邮票、证章、传单、墙报、锦旗、文艺图书报刊等,在众多展品中,毛泽东的题词“发展抗战文艺,振奋军民,争取最后胜利”、周恩来的题词“笔战是枪战的前驱,也是枪战的后盾”尤为珍贵,且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延安电影团史料展”展出了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138张,相关文物17件,系统反映了延安电影团的历史发展;“抗战木刻展”展出抗战时期以延安“鲁艺木刻工作团”为主的木刻作品及有关文献文物146件(套),首次展出的为51件(套),这些作品就地取材,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最容易获取的材料,以木刻的方法创作了一批代表这个时代的版画和年画,走出了一条民族化和大众化的艺术道路;“抗战摄影展”从馆藏数万张抗战时期的原版照片中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方大曾、沙飞、石少华等著名摄影家抗战时期摄影作品。“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展出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旅画家梁又铭创作的反映抗战题材的水墨画41件、水彩画14件,以及梁又铭收藏的37件历史资料。梁又铭的画作,饱含了画家对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和坚信中国抗战必胜的家国情怀,形象地反映了国民党战场的抗战情况。通过这5个展览,以1100多件历史文物、美术和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武器,在抗战时期所发挥的齿轮和螺丝钉的作用,以及为抗战的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反映了党领导下的文艺抗战,弘扬了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为开创新时期文艺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历史借鉴。

  (详见第2版)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视点 00001 7月以艺术为念 2015-07-11 美术报2015-07-1100024 2 2015年07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