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副刊

吴大羽:“抽象”的意义

  由辅仁书苑试出版的《师道——吴大羽的十封信》一出样书,李大钧先生便送给我一本。封面上的照片是吴大羽先生晚年(1983)的一幅肖像,神情凝重,头发蓬松,剑眉斜耸,眼光如星,时尚的背带裤。随后不久,由周长江、李大钧执行主编的《吴大羽作品集》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适值我的专题书法展开幕于镇江博物馆,大钧先生竟亲自将这本7公斤重的画集拎到镇江赠我。

  “沉重”的吴大羽画集接手时,脑海里第一闪念正是“沉重的吴大羽”!我不知这是否是历史上最重的单本画册,但我相信,阅读这本画册的读者一定会各自领略它不同的“沉重感”。

  再随后,又在北京中国油画院观赏了吴大羽文献展,又受邀参加了有关吴大羽艺术研讨会。于是,半年间“邂逅”了吴大羽。对于一个晚生于吴先生近一个甲子的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美丽或浪漫的邂逅。我第一次知晓他的大名,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术》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是《公园的早晨》,而朱膺的介绍文章是《读油画〈滂沱〉》。我记下了这个名字,更记下了那亮丽的画面。而今年的邂逅如此频繁,在我忙碌的生活脚步中竟不能静下来面对这个有太多话题的人物。不免于羞愧。

  沉重的“吴大羽”放在膝上,浏览的惊喜不能一一。扉页上《青年的吴大羽》肖像照,英气逼人,目光专注,紧抿的坚毅的嘴角与微扬的剑眉,令人感到非比寻常。画册出版前先看到《师道》,《师道》的封面用的那幅吴大羽83岁时的照片同样令人感到非比寻常。记得大钧先生曾说不如用吴先生早年的那张肖像(《师道》里扉页用了吴大羽早年照)。我当时说:为什么?大钧回答:想给观者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说:83岁的晚年照更有丰深的表情,更有内涵,更深沉啊,像极了老人的一生。“外表”的老迈和“内心”的单纯(指封面与扉页),多好啊,象征性极强!

  《吴大羽作品集》的扉页仍然用了老人的青年照。青春、睿智、专注、正直、坚毅、锋芒……多种气质洋溢而出。也好,这是位不改初衷的老人,直面人生与艺术……也好。

  半年来的吴大羽,“热闹”非凡。介绍、宣传、出版、展览、研讨、拍卖……世人的反映与媒体的传播不啻于是向一个高洁的灵魂敬礼。

  然而,我在静下来时想,这一切都那么姗姗来迟。除了大钧先生以及少数艺术知音的由衷爱戴与敬佩——发自心曲,其它一切世俗反映都那么让人五味杂陈。

  这个世界有不少同样情形。当一个人的品学才情足以惊世骇俗时,这个世俗世界无比冷漠。而当此人随风而逝时,这个世俗世界一定会表现出莫大的同情与称赏,那种礼遇是超乎想象的。

  当年的林风眠、陈子庄、黄宾虹等都是如此。

  吴大羽的生命遭际与他那一代人比更加不幸。他的今日声名鹊起与好评如潮都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有着非比寻常的中国现代美术创作与教育的才能与资格。我相信今日的社会对他的点赞大多都是真实的。尽管如此,这些与那个孤寂的艺术家又有何相干?!

  当年的吴大羽可是与林风眠、李金发、刘既漂、林文铮、颜文樑、常书鸿、徐悲鸿、刘海粟、常玉等一大批留学法国的艺术家先后出国留学的,那年他才20岁,风华正茂;吴大羽可是罗丹的弟子布代尔的学生,并亲近过立体主义创始人乔治·波拉克,受到过他的指点;吴大羽可是1928年国立艺术院的创院西画主任,并为闻名于世的抽象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业师。可是,到了1938年他被国立艺专解聘。而到了1950年,他又被时名为杭州艺专解聘,从此与母校无缘。

  有人说不要夸大吴大羽的寂寞。真奇怪!难道吴大羽很风光?!

  我从他的作品与文字以及相关文献中读到的大多是孤寂,然而这颗孤寂的心,是倔强而傲岸的就是了!他具有传统士夫文人的情怀,避世昆明、香港、上海,甘淡如饴。因为他有红颜知己气质高雅而美貌的妻子寿懿琳相伴。丑恶的外部世界,美好的婚姻家庭。

  有人说儒学的伪善且已过时。我说儒学所标榜的安贫乐道与士夫精神是国人的立身之本,迄今不惟不过时,恰是今时所最缺乏者。

  “我不如渊明/ 但我与渊明有着牵连”,吴大羽这句诗平白如话,却含义悠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退情怀,谁说不是人生失意事业受挫的吴大羽的精神寄托?

  1949年吴大羽的岳父重金相赠并请他举家赴台湾时,吴大羽夫妇选择了留在大陆,并拒绝了重金。月亮的辉光是清幽的,花朵的辉煌却深藏在幽谷。吴大羽可以知足。相比于林风眠、徐悲鸿的婚姻与爱情,吴大羽无比幸福吧。人生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我们不能深入到吴大羽的家庭生活与私情世界。不过,我们可以从大量他的闪烁文字与留世图片中领略他的家庭与感情的光风霁月。

  吴大羽的学生吴冠中在上世纪80年代曾撰文为“抽象美”张目,为“艺术必须讲求形式”申述,迄今言犹在耳。然而,只有到了80年代,吴大羽式的抽象艺术才有可能在媒体露面并得到宣传。正是特定的时代塑造了吴大羽。他孤独了他的孤独,寂寞了他的寂寞——用他的人生,也用他的艺术。

  真正的抽象是对造化的悟化。真正的意象是对心境的物化。悟物之间,色相世界被记录成作品。吴大羽的创造力在此。我不苟同只有抽象艺术才是现代的、国际化的这一观点。艺术是开放的世界,写实也有伟大的艺术。吴大羽是特殊时代的赋予,不可也不必更不能复制。


美术报 副刊 00015 吴大羽:“抽象”的意义
2015-10-03 4014211 2 2015年10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