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美育

线描教案

陕西省文史研究馆 宋郭莲

  课程主题:

  线描——中国传统装饰纹样

  (彩陶、图腾)

  一、欣赏与认识

  (第一周至第四周)

  1.通过观看各时代的彩陶及各地方的图腾作品图片等,了解并认识基本的装饰纹样。

  2.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了解先民们如何在生活器具中装点纹样,如何用各种动物或植物代表自己部族或民族的标志。

  3.运用已经所学关于线的认识和运用,表现自己的创意、情感和智慧。

  二、教学要点

  1.通过线的认识、表现,了解线的含义及精神。

  2.认识传统纹样的美感。理解线在生活中装饰的重要性。

  3.接触了解运用彩陶、图腾纹样中的元素。

  4.强调线的相互连接、流畅及相互的组合。

  5.注重线的形式感,作品的完成性。

  三、教学准备

  半开素描纸,黑色或红色马克笔。

  四、教学过程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

  1.授课阶段(互动):

  前30分钟通过观看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能够对彩陶有一个较为生动的了解,引出这2周课所需的绘画材料及形式,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打开课程主题。

  2.实践阶段:

  每人利用观看彩陶中线和点的元素创作一件线描作品(由老师提前画好彩陶的几个典型器形,让孩子们选定自己所画的器形)。

  表现手法及方法统一,表现各自对线的理解。要求必须是独立制作一件完成的纸艺立体作品。

  第三周、第四周

  1.授课阶段(互动):

  前30分钟通过观看图腾图片和文字的讲解,回顾前两周所学及已经完成的作品,并引导孩子们了解关于图腾的故事。

  2.实践阶段:

  每人创作一件,绘画材料统一配给,具体实施创作过程中的手法因人而异,创作内容及形状由任课教师提前给孩子们准备好。

  五、观察与讨论

  1.让孩子相互发言说出关于自己所见过的彩色陶器及图腾,说出彩陶及图腾的形状有哪些,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他们都代表了什么含义等相关问题。

  2.观看视频及图片并提出课程主题,并说明如何实施课程的安排。

  3.课程中强调作品的独立性及创意性,平衡好作品的大小及美观。

  4.激发孩子们相互的问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六、教学反思

  孩子们还在成长初期有了语言能力后,急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识,随着接触周遭事物的增多,想象和模仿能力也迅速增强。此间,在语言能力远不能表达他们的意识、思维空间的时候,他们便很自然地求助于图画语言了。用简单的、表意性的线或图形来反映他们想象中的世界。而“线”能承载、幻化为他们情感认知的“内容”,极力表达着我们看似无意义的绘画内容。同时,我们借用中国古代的彩陶纹样,如绘制的鱼纹、网纹、水纹、鸟纹、太阳纹等线的图案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被人们赋予祭祀、祈佑、崇拜、吉祥、喜庆、生命等神秘的含义。而此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暗示学生彩陶纹样所表达的线的神秘性和丰富性,产生了微妙的“化学效应”。学生在“原动力”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对线产生了最原始的认知能力,遇到他们画不出来的物象,便用只有他们自己能解释的符号来代替,来表达某种“意思”。此时孩子们手中所画的线的“意思”比彩陶纹样所代表的线的“意思”更富有情感和想象。

  针对孩子们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我们一直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点一定在于,孩子们对于绘画的诉求点在哪里?如何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孩子们对于生活、绘画的认知能力,是我们作为教师不遗余力所探究的。

  专家点评:

  侯令:用线表达对我国古代彩陶艺术品的感受,使这个单元教学的内容很有新意。在进行创作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欣赏活动外,教师注意了有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如材料统一;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选器型;线条也允许学生表现出“各自对线的理解”,这样的要求非常有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从作业的效果看,目的达到了。有的线条加上了黑色块,很有力度;有的把点加到其中,活泼而富于变化;有的强调了线的排列方向、疏密……教案没能按照要求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最后的评价环节没有,今后在课堂教学的严谨性上还要努力。


美术报 美育 00011 线描教案 2015-10-03 4013844 2 2015年10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