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深读

兰州:西北汉简与陈杰简书展

  本报讯 记者 辛斋 10月23日,由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西北汉简与陈杰简书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此次书法展集中展示了甘肃简牍博物馆珍藏的部分西北汉简精品以及山东籍书法家陈杰的简牍书法作品36幅。此次展览,既是丝路瑰宝西北汉简的精品展示,也是汉简书法艺术古今交融的艺术审美交流。

  西北汉简的发现肇始于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探险盗掘活动。西北汉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极为丰富,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两汉丝绸之路开拓创兴、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国内外研究者纷纷以西北汉简研究为对象,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劳榦《居延汉简考证》、陈梦家《汉简缀述》等巨著就是这方面的经典力作,对促进简牍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西北汉简是我国汉代书法艺术的宝库,数以万计的竹木简牍,不仅真切地展现了汉代书法艺术的原貌,而且生动地反映出两汉书体历史嬗变的具体进程,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特别是在书法字体上,篆、隶、草、真、行诸体兼备,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西北汉简的篆书上承秦篆,字体古朴大方,少了小篆的回环往复,而多了汉隶的自由率真,体现了字体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在笔法上,汉简篆书不像秦篆那样规范圆融,而多有方折随意之笔,隶书的波磔笔法宛然可见。在结构上,汉简篆书多呈方形,显得比正规小篆潦草率意,故有草篆之称。最有代表性的是敦煌马圈湾遗址出土的四面觚《苍颉篇》,就是这种汉篆的代表。

  西北汉简的主体是汉隶。由于西北汉简跨时数百年,因此清晰地展示了汉隶演变的历史进程。总体来看,武帝时期隶书上承古隶,字迹古拙,但已见波挑之势。昭宣时期,汉隶笔法波磔仰俯,结体疏朗,字迹工丽,布白自然有致,于规格中显自然逸趣。元、成、哀、平时期,隶书风格更是有所增益发展,已与汉碑书体相似。汉简隶书由于书成众手,因此字体多样。有的劲健舒展,有的秀逸洒脱,有的气势雄浑,有的规正谨严,再加上简牍布局或紧凑,或疏朗,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汉简隶书与汉代碑刻字体相比,少矫揉造作之气,多自然流美之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汉简中的章草字体经过了从早期萌芽到成长壮大的历史进程。西汉中期,章草已从隶书中分化而出,它解散隶体而便捷书写,形成了新的面貌。西汉后期章草作品,书写更为随意,横画的写法已略异于隶书的蚕头燕尾,上挑虽有遗痕,但已不甚明显。折锋使转尤异于隶体,展示出章草的独特特点。新莽时期敦煌马圈湾汉简章草作品,因军旅匆匆,字体率意洒脱,虽偶有隶书笔意,但已显示出章草的成熟形态。

  此次展出的西北汉简以代表性简册为主,菁华粹聚,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代表性简册有候粟君册、相刀剑册、死驹劾状、传车亶轝簿、劳边使者过界中费等册书。

  除了以上代表性简册外,此次展览的汉简还包括吏迁补牒、隧长病书牒、过长罗侯费用簿以及大量简牍书法精品,是汉代简牍书法艺术的一次聚珍展示。

  西北汉简的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西北汉简书法虽然没有汉碑书法的庄重典雅,但却具有书法艺术创作的自然天趣。或飘逸,或古拙,无拘无束,率意而为,而神韵自在。观赏之令人神往,临习之给人灵感。

  总体来说,河西简牍有着天真烂漫、活泼动人的情趣,丰富多姿的结体,雄强夸张的笔势,简捷率意、纵横肆意的用笔,变化多端的章法,体现出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些书法真迹是河西先人留给后世的瑰宝,是书法爱好者享之不尽的财富。


美术报 深读 00027 兰州:西北汉简与陈杰简书展 2015-10-31 4051386 2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