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成长
对话
发现
成长
对话
本报杭州讯 见习记者 赵丽莎 10月23日,“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第5季第4站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幕,艺术家向京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为“作为雕塑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雕塑”的主题讲座,与年轻艺术学子们分享了自己的艺术历程与创作经验。讲座之后,并就美院学子们的提问展开了互动与交流。
讲座开始,向京提及“作为雕塑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雕塑”讲座的主题时说,“我的艺术总是会被贴上女性、身体的标签,当他们提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创作里面肯定包含身体和性别的主题”。当被美院学子问及其作品的主体性,以及艺术家本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向京跟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艺术观与世界观,她说,“我没有关心一定要制造性别立场,但当你获得主体性角度的时候,才能对性别问题有所跨越,这对于我的创作至关重要。所以我是想要强调主体性,比如当你描述女性形象的时候,叙事角度就变成了立场,主体性也就变得更广义。”她接着讲到,“选择做一个艺术家,是选择过精神生活的人,建立和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能让你获得更多实在感,尽管这个过程很辛苦和困难。透过艺术工作,当代艺术就是一种思考过程,通过作品物化思考,如果我们不能在艺术中获得商业回报,但至少获得思考问题的乐趣。一切都是不停思考、怀疑、否定的过程,这也是当艺术家的乐趣所在。”
面对青年艺术学子的问题与困顿,向京与其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当学生问及当今处于非常和平的年代,青年一辈很难把哲学问题想得很深,作品也常常不会很成熟,如何才能把人生的纠结转换到作品中时,向京一一解答,为学子们传授人生经验并以此积极地鼓励年轻艺术家快速成长。她说,“人生没有模式,没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也没有办法对应你的境遇,在我们这个时代找到精神支点是很重要的。你们恰是勇往直前的年纪,人生重在起步速度,毕业是一条起跑线,人生原始动力就来自于无知者的无畏,想太多可能就直接趴在起跑线上了。”
除此,向京强调了自我内在探索的重要性。她认为,在当今不断被外化的世界所包围的时候,内化自我是成就自我的一个通道,鼓励青年学子借助艺术积极的审视现状与自我并投身于成熟的思考与创作中去。向京说,“艺术就像一面镜子,当它对着艺术家那就是艺术家自己,当它对着观者就映射出观者本身。当你生存变得外化,向内观看就变成了一种救赎。”
向京,雕塑家,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2007年起与丈夫、艺术家瞿广慈一起成立X+Q雕塑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芭莎艺术校园行”将携手常青藤计划,在全国8个城市8所著名高校陆续展开,传播全球艺术大师与先锋的思想魅力,扶持年轻艺术家成长,凝聚青年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