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一场关于海洋文化与绘画创作的碰撞

首届海洋油画学术研讨会在威海召开

  本报威海讯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赵丹 中国的海洋文化精神在丰富多样的海洋艺术中鲜明地体现出来,而海洋艺术在形态上的丰富多样及艺术追求上的无限自由正是海洋精神开放、进取、包容和勇敢的体现。海洋绘画创作者出于对海洋的情感将海洋视为审美对象,表现海洋文化精神。20世纪50、6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就已经在山东沿海的大鱼岛建立写生基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群以海洋为题材的国画家们发出了建立海洋画派的先声。近几年,以海洋景观为素材的油画创作热情更是日渐高涨,全国美展入选的油画作品中海洋绘画的比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创作海洋题材油画作品的自觉意识正在油画家群体中逐渐树立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对当今海洋油画创作现状及其精神内涵的理论梳理。

  为系统地研究中外海洋油画创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探讨中国海洋油画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海洋文化精神和海洋美学,由中共威海市委宣传部和山东大学(威海)发起主办的中国首届海洋油画学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副院长汪明强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共同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美术理论家、海洋文化学者、威海当地海洋油画家、权威艺术媒体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

  作为海洋油画论坛的发起人,汪明强表示,“活动的目的是想立足威海的海洋景观与人文历史,从海洋文化的高度,依赖海洋美学的理论,用绘画视觉语言的艺术形式来传达艺术家对海洋的情感,同时构建组织海洋绘画的艺术团队。海洋绘画对于画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将一种文化语言换为一种视觉语言,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学术主持郑工首先就油画的发展作了时空上的梳理,得出了“油画始终沿着海岸线蔓延发展”的结论,并以此抛砖引玉,带动各位参会嘉宾各抒己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指出海洋油画应致力于描绘海洋精神,而海洋精神则是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山东美协副主席王力克教授更是提出海洋精神中所包含的浪漫情怀和自由情怀是中国人必须要加以培养的。《中国美术馆》杂志执行主编徐沛君在发言中提出了“海洋西画”的设想,以海洋油画为主体拓展大海洋绘画的形式。《荣宝斋》杂志执行主编徐鼎一的发言主要针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精神和海洋国画对海洋油画的影响进行阐述。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薛永武和曲金良教授则从海洋文化学和海洋美学的角度对海洋油画的精神内涵、审美价值进行了扼要的阐述。中国美院的毕斐教授为与会嘉宾抛出了两个问题:理论家应重点研究“什么是海洋油画”?而艺术家则需解答“海洋油画是什么”?除了理论家的发言外,油画家们也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了众多有价值的观点,并表示接下来将以更加富有精神内涵的海洋油画作品来响应本次会议的号召。研讨会上,各位嘉宾畅所欲言,最后形成“海洋文化的重心是人文的海洋”这一共识。

  当天研讨会后,参会嘉宾参观了首届威海海洋油画研究展,展览展出了威海当地知名油画家的海洋题材油画作品数十张。


美术报 要闻 00002 一场关于海洋文化与绘画创作的碰撞 2015-10-31 4055491 2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